蔡瑞峰
【摘要】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實踐課程,有著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是任何一門課程都無法代替的。筆者通過對各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以及與國外和我國臺灣地區實施情況的比較而提出建議,為該課程的實施和改革提供些許建議。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實施 比較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149-02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重要性也越發凸顯。然而,在實際運行中,該課程的實施卻問題頗多。據此,筆者決定以“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與比較”為題,對現階段中小學中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更深入地調查和研究。
一、概念界定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綜合應用的學習活動。它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一門必修課程。
2.課程實施
關于對課程實施的含義,一直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根據研究,總體上有兩種比較典型的對課程實施的認識,一種觀點認為,課程實施問題就是研究一個課程方案的執行情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課程實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總體情況
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也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這門課程的實施,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上的區域差異的研究上,也有很多學者提出對自身所在地區實施的探討。從這些研究中,筆者發現,對于實施情況的研究總體看來是概括性和多樣性的,雖然給了我們一些很好的研究思路,但是對于實施問題的專攻和中小學階段課程實施問題的探討和解決上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從小學到高中的必修課程之一,成為新課程改革的亮點,但是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查閱,筆者發現劉斐學者把存在的問題總結為課程實施的缺失、實施混亂和實施不到位三個方面。董麗娟等人則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設置、實施與開發的過程中,不僅涉及到許多理論問題,更涉及到許多實際問題。當前,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操作技術和組織管理方面都存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這成為課程健康發展的一大障礙。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比較
1.與我國臺灣地區的比較
我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文化一脈相承,但由于歷史和政治等原因,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如王中華在《臺灣與大陸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比較研究》一文中指出,兩岸在課程的實施中都重視學生的體驗、強調教師的參與、強調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但是在實施中對于課時和學分的安排、活動開展的領域與方式等都有很大不同,特別是臺灣非常重視指導課程實施的教師的專長,認為教師的專長對課程的實施有著重要的影響。沈旎認為兩岸對課程實施的總目標相近,但是大陸在具體實施中往往致力于具體教學內容的開發,目標的二度開發進展相對困難,臺灣在實施中卻更注重對“人”的關注,對不同的“人”而調整實施內容。
2.與美、法、日等國的比較
在課程實施的領域上,國外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涉及的領域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主題探究或課題研究,包括對自然現象(或稱之為自然問題)的研究和社會問題的研究;二是李江和劉茜的《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與日本“綜合學習時間”的比較研究》中提到的的社會實踐學習,包括社會服務活動、社會考察活動、社會公益活動;三是李江和劉茜在《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與日本“綜合學習時間”的比較研究》中提到的生活學習,包括生活技能的訓練活動、生活科技與創造活動。而國內課程實施的領域則是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和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等,相比之下國內外對于課程實施的涉及領域相似,活動內容廣泛,但國外更注重與社會的互動和生活訓練,我國則更注重綜合素質培養,并希望與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相促進。
結語
綜上所述,對綜合實踐課程實施的一般性問題的研究資料相對較豐富,但內容繁多冗長,且意見不統一,需要花很多時間去鉆研。總體上,這門課程在我國的開展和實施其實還只是初級階段,從可查閱論文或相關資料的數量上就可以看出。筆者希望通過對各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的研究與比較,能為更好完善目前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和改革貢獻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中華.《臺灣與大陸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比較研究》.《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6月第31卷第3期
[2]李江、劉茜.《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與日本“綜合學習時間”的比較研究》.《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