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吉
摘 要:生本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學理念,是新時代教育最顯著的特色之一。小學數學作為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和科學運用能力的學科,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可以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旨在對生本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研究,以探究式教學為主要研究模式。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既可以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也可以是學生和學生之間一起發問啟迪,更可以是學生的自主學習,種類多樣,但是每一種探究學習,都需要在生本理念指導下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存在一些問題,無論是生本理念的貫徹實施還是探究式教學的發展,都沒有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很多教師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灌輸式的填鴨式的教學習性依然占據主流,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嚴重干擾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難以產生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另外在方法上,重講解輕啟發、重課本輕生活、重考試輕實踐、重優生輕差生的現象依然常見,使得探究式教學不但開展頻率不高,而且深度不夠,廣度欠缺,根本不像是數學教學應有的教學常態。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數學,對什么是數學,怎樣學好數學,以及學習數學究竟有什么用諸如此類的問題沒有一個應有的認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一定要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習慣,用探究和啟發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才能保障數學教學的效果。
二、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
(一)注重數學啟發
啟發教學是探究式教學的一種,是教師針對學生可能疑慮的數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最終幫助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比如在教學“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兩個分數,一個真分數,一個假分數,然后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兩個分數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嗎?”這時候很多學生會被老師的問題難住,不明白為什么老師要這么問,因為這兩個分數都含有分子和分母,明明都是分數,為什么還有真假之分?對此,教師就應該呼應學生的認知心理,通過深入講解讓學生認識到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區別。
再比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就可以問一問學生:“孩子們,你們的生日都是多少,能告訴老師嗎?”這時候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舉手要告訴老師。然后教師此時就可以隨便問兩個學生:“老師不知道你們誰大誰小,你們可以告訴老師你倆誰大,為什么嗎?”經過教師的啟發,兩個學生就會一起思考,計算誰比誰大幾個月,大多少天,最終把正確結論告訴老師。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一組,計算各自的年齡差距,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認識年月日這些數學知識。
(二)注重數學交流
數學學習離不開交流。平等的、活躍的、真誠的交流,非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動力,在充分的交流和表達中,學生們各抒己見,最終達成共識,對數學知識的認識也會比教師單純灌輸要高效深刻得多。比如在教學“時分秒”時,教師就可以把學生組成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十二個人組成一個圓圈,分別代表表盤刻度,然后再選三個人進入到圓圈之中,代表時針、分針、秒針,教師給各個小組發時間指令,小組變換出教師指定的時間點。在變換的過程中,對時間不熟悉的學生就很容易變錯,這時小組成員就會一起思考,告訴變錯的學生應該怎么做,幫助學生糾正,在歡樂的氛圍中,每個小組都會積極交流溝通,力爭快速準確地變換出老師說的時間,最終達到對時分秒充分掌握的程度。
(三)注重數學應用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非常強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數學思維,養成數學思考習慣,最終內化為數學素養,成為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本領。小學生對數學的感悟不深,通過探究式教學,加強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既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非常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意義。比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就可以把教室當成一個集貿市場,然后扮演成一個客人,而學生扮演成各種小買賣的小販。教師買了一斤梨,買了二斤面條,買了兩斤茄子,然后拿出一張百元紙幣讓“小販”們找,扮演小販的學生就會拿出各種零錢計算應該找多少,幫助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感受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互換角色,學生扮演客人,教師扮演小販,然后教師給學生出各種難題。比如沒有零錢,讓學生之間互換互找;比如故意給學生找錯,引導學生發現錯誤,提高學生對人民幣的熟悉程度,等等。通過這樣的現場模擬演練,學生不但加深了對人民幣的認識,而且對數學知識和生活的緊密關系也有了不錯的體驗。
基于生本理念指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互動、互利、互問、互助的教學氛圍。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探究式教學法的意義十分明顯。教師要重視學生探究精神和探究習慣的養成,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不斷提升數學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幫助學生打開數學殿堂的大門。
參考文獻:
[1]張映紅.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0):109-110.
[2]李君.踐行生本理念,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J].學周刊,2018(13):110-11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