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雪
摘 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尤其是對于生理方面存在障礙的聾校學生,教師在對聽力有障礙的學生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分層教學,這樣才能夠促使各個層次的聾生在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取得學習上的進步。
關鍵詞:聾校 數學教學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1
前言
聾校數學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教學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特殊部分,聾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發展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普通人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距。教師要上好聾校的數學課,就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的要求進行教學。分層教學的方式非常符合聾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特點,根據學生在學習上的個性差異,為聾生的全面發展奠定領好的基礎,促使學生在每一節課知識的學習中都能夠有所收獲。
一、進行個別化設計教學目標分層
聾校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首先對學生進行個別化的學習設計,以本班聾生的學習差異為基礎,結合現階段聾生的現有水平,滿足學生在個性方面的發展需求,進而能夠更好地對聾生進行數學知識的進行教學,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個別化的設計能夠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注重操作性,便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和監控。教師需要在對學生的學習教材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分清楚哪些是需要學生全體學生掌握的學習目標,哪些是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差異進行差別教學的內容,教師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在對學習能力比較強聾生進行數學知識教學時可以設計一些靈活性和難度比較大的數學問題,要求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可以設計稍微有難度的數學問題,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學習的數學知識;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多對學生進行鼓勵,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
二、對學生的課堂教學過程分層化
教師針對聾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課堂教學的分層,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在“進度一致,程序不同,分層施教”模式的教育之下,更好的掌握學習的相關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需要根據教材學習內容的特點和聾生在理解方面的能力差距,根據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狀況采取不同的教學分層方式,讓不同的聾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都能夠扎實的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讓每一個聾生都能夠取得學習上的進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進行回答,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進行回答,檢驗他們的學習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促使每一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激活教師課堂的教學氛圍。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過程分層的教學中,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由于教師為學生設定了比較低的學習目標,學生就會增強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同時能夠主動的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較高的學習目標促使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三、教師課堂習題設計和練習分層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后,需要讓學生針對教師講解的相關內容進行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學習的相關數學知識。在讓學生進行講解內容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堂習題設計的練習分層,強化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學生遇到無法完成的練習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和矯正,真正的達到教學的目標。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把學生理解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自身的學習技能,對于各個層次的聾生都能夠達到很好地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的發現,對于集體存在的錯誤需要在黑板上幫助學生糾正。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練習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針對數學知識進行口算,或者是到黑板上進行習題驗算等等。在進行黑板驗算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進行較難題目的計算,讓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進行簡單基礎題目的驗算,其他的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習題本上驗算,教師對學生的驗算結果進行指導。
四、學生作業分層布置和輔導教學
在每一節課數學知識講課完之后,教師都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內容為學生進行作業的布置。為了促進聾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作業的布置和輔導,幫助學生扎實數學知識的學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取得進步。教師可以針對三個不同層次的聾生設計不同數量和不同難度的數學作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數學作業的布置之外,還需要根據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進行,進行適當的輔導,教師對學生的作業的批改需要盡量的面批面改,讓聾生能夠知道自己具體錯在哪里,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作業設計時,可以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進行“講什么知識就留什么作業”的原則,讓學生掌握學習的基礎知識,能夠根據課上的講解準確無誤的完成課下的練習題。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綜合題目的完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
結語
在傳統的聾校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根據課程的標準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往往容易忽略。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聾校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學中,需要針對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更加突出學生在個性發展方面的差異,保證每一個層次的聾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提高聾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邏輯思維。
參考文獻
[1]季向陽.淺議聾校數學中的分層教學[J].陜西教育,2012,(1):43-43.
[2]李麗平.聾校數學分層教學的幾點做法[J].中華少年,2016,(27).
[3]周朝坤.怎樣讓聾校數學課堂充滿思維活動[J].西藏教育,2015,(1):24-27.
[4]周洪梅.淺談特殊教育學校數學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