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榮麗
【摘 要】高校音樂教學是高校素質教育之中的核心內容,開展音樂教育可以使我國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較大程度上的提升。通過音樂教學,不僅能夠鍛煉高校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智力以及素質。現今,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課程教學在高校之中的重要性也隨之變得越來越突出。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高校傳統音樂課程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了。有鑒于此,本文淺談在認知學習理論視角之下的音樂教學以及實踐,期望能夠借此有效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的效率以及質量,將高校學生培養成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音樂人才。
【關鍵詞】認知學習;音樂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7-0182-02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之下,人才的共同特點就是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其他方面例如工作經驗、待人接物等素質都可以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快速積累起來,因此人才最核心的能力還是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只有具備以上兩個方面的素質才能夠讓學生在未來得到更好的發展。要想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就必須要加強高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一種注重人才全面發展的教育模式,在素質教育之中不再注重學生某一個方面的技能發展,而是通過多元化評價來篩選出人才。因此,高校開展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也就隨之變得越來越突出。如何加強音樂教學以及實踐就成為當前我國有識之士亟待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認知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主要是通過研究人的認知過程從而總結出人類學習的規律。在進行研究的時候,人類為學習的主體,人類的主動性是學習的根本所在。通過結合認知學習理論可以將學生的整個學習全過程劃分成五個部分,這五個部分是感知、注意、記憶、理解以及將問題解決。認知學習理論認為人類在學習時作為主體進行感知、理解等多方面的操作,在此過程當中,人類作為學習主題是擁有主動選擇性的,因此最終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主要就是由人類自身選擇的主動程度所決定。
二、高校音樂教學及實踐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音樂素養嚴重不足。經調查研究顯示,現今我國高校之中的大部分學生都不具備音樂素養,基本沒有掌握樂器演奏技能。在所有高校學生之中,除了音樂專業以及音樂學院的學生之外,其他高校學生的音樂水平僅僅局限與原來中小學學習的音樂知識,這直接導致高校學生之中能夠對音樂基礎知識做到詳細了解的人非常少,更不用說更專業的音樂文化知識了,詳細了解的高校學生只能用鳳毛麟角來形容[1]。
音樂素養之中出了包含流行音樂鑒賞學習之外,還包含音樂理以及旋律進行鑒賞的能力。高校音樂教學的核心基礎就在于對音樂文化進行詳細了解。要想有效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就必須要幫助學生積累樂理以及音樂鑒賞能力。導致當前我國大學生音樂素養過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在之前階段的學習非常緊張,除了那些音樂專業的學生以及從小開始學習音樂的學生之外,絕大多數學生的時間都耗費在緊張的學習之中。
(二)音樂教育供給和學習需求之間出現差異性。現今,我國絕大多數高校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都給學生留下了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但是在我國音樂教學之中依然存在著音樂教育資源供給和學生實際需求之間出現差異性的問題。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課程無法滿足我國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實際需求。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都非常單一,但是隨著當前我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高校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需求也隨之開始變得越來越多樣,但是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現有的資源卻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最終對高校音樂教學的效率以及質量產生了嚴重影響。
(三)音樂素養受高校教育的影響非常大。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其自身的實際情況也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例如性別差異,當前我國高校學生之中,男生的音樂素養普遍不如女生的音樂素養;理科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普遍不如文科專業的學生素養等等。除了這些因素之外,學校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這一問題。高校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音樂素養。在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當中,教學內容的豐富程度以及課程教學的質量都會影響到學生音樂素養水平。音樂素養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高校作為音樂教學的外部環境,如果沒有認識到音樂教育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將會對音樂教育的效率和質量產生嚴重影響[2]。
三、認知學習理論視角下高校音樂教學及實踐
(一)積極轉變音樂教育理念。通過教育理念能夠對音樂教學進行積極引導,并且其還可以讓教師和高校了解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同時幫助音樂教學在高校之中明確自己的地位。音樂教學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學生的創造力、思維能力以及學生的情操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可以說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無法被替代。通過開展音樂互動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他們以樂觀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以及生活之中。高校開展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通過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高校應當基于認知學習理論,積極轉變自身音樂教育的教育理念。首先高校管理工作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加強音樂教育;其次教師應當不斷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音樂水平,同時將傳統技能教學的方法轉變為音樂文化熏陶以及情感教育;學生作為教學主題應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音樂認知結構。從而有效提高音樂教育的效率和質量[3]。
(二)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教學。公共音樂課是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主要形式,要想實現多元化音樂教學。高校除了應當豐富音樂教育的加血內容之外,還應當注意選擇合適的多元化音樂教材。音樂教育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進行高校音樂教育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充分結合每一位學生的音樂基礎,教學內容應當從簡單到困難,借此有效激發出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例如,音樂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課程教學,根據學生的音樂基礎將他們劃分為一個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音樂教材進行課程教學。
(三)營造出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要想有效提高高校音樂教育的效率和質量,高校可以通過在內部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借此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之中。對此,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多種音樂活動,在內部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有效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主動投入到音樂教學之中。例如,高校可以通過開展音樂才藝大賽,讓學生在參加比賽的過程當中提高自信心及音樂素養。又比如高校可以和文化廳、教育廳共同開展高雅藝術走進校園活動;在新年音樂會上邀請知名音樂人、音樂團體進行表演。借此有效在高校內部營造出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提高音樂教育的效率和質量[4]。
四、結語
現今,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依舊處于艱難發展的時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國高校音樂教育必須要在認知學習理論視角之下進行不斷改革創新,借此有效將高校音樂教育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展.認知學習理論視角下的高校音樂教學實踐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8,(05):14-15.
[2]龐娜.認知學習理論視角下高校音樂教學[J].黃河之聲,2017,(13):42.
[3]朱飛曄.認知學習理論視角下高校音樂課題教學及實踐研究——評《新課程音樂教學法——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J].新聞與寫作,2016,(09):132.
[4]呂薇.認知學習理論視角下普通高校音樂教學研究[J].音樂時空,2014,(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