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 矯丹
摘 要:本文以高校共青團學生思想引領工作為主題展開論述,首先對高校共青團進行了簡要介紹,然后重點針對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應對策略進行了分析討論。
關鍵詞:高校共青團 學生思想引領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1
引言
共青團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后備力量,其在大學生思想引領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及價值觀念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此,在新的環境的下,對高校共青團的思想引領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則針對高校共青團學生思想引領工作展開討論。
一、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存在的不足
1.未能突出引領重點
這一問題表現為高校共青團在思想引領工作中未能弘揚主旋律,并不能夠通過開展一系列共青團活動使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得到提升。高校第一課堂的思想政治引領是加強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重要方式,但在思想引領工作實踐中,目標群體選擇不夠明確,工作理念不夠清晰。上述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是由于在大學生思想引領過程中不注重個體差異,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例如,為學生所組織開展的社會熱點探討以及優秀事跡弘揚活動中,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探討事件及人物所產生的社會影響,而不是通過事件及人物的分析來回歸到大學生自身,無法通過所探討事件及人物來引領學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認識,因此共青團的思想引領工作意義將無法得到真正體現。
2.引領方式缺乏靈活性
在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實踐中,引領方式的靈活運用是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徑,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共青團在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中并沒有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受外部環境及學生自身的影響,很多大學生都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政治意識不強、組織觀念淡薄等現實情況,為了應對上述情況,很多高校共青團選擇組織校園活動來進行思想引領,但總體來看,引領方式表現為相對單一,學生思想引領工作成效不明顯。從共青團角度來看,其期望所組織的校園活動能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使用大多數學生比較熟悉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即通過組織校園團體活動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這一做法并沒有達到提升大學生心理認知和發展的目的。例如,一些高校共青團會為學生組織特色專題講座,目的在于利用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一做法雖然是以大學生為出發點進行考慮,但是因過分關注學生發展而忽視了組織政治宣傳,因此并不能夠有效完成組織交付的任務,總體來看,引領工作僅僅表現出較強的形式化,但缺乏思想內涵。
二、高校共青團學生思想引領工作完善策略探討
1.突出思想引領工作重點
對于高校共青團而言,在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中,突出工作重點,是其整體工作開展的出發點。具體而言,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應該以大學生自身的思想認同和政治認同為基礎,如認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認同黨的正確領導、認同黨團的各項決策等,從共青團的角度來看,其思想引領工作中,應該以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和政治意識為重點,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科學組織各項活動,并且要通過組織活動的合理開展,提升大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能夠通過積極參加活動來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認識,并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和良好行為習慣。對于共青團而言,還應該關注大學生思想引領的內容,在思想引領內容選擇方面應該以重要思想、正確行為以及積極發展價值觀為重點。另一方面,在共青團的作用下,引導大學生通過各種學習平臺,對黨團組織的發展理念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通過學習不斷扎實其政治理論知識,提升自身政治素質。
2.注重引領方式的靈活運用
對于高校共青團而言,在大學生思想引領過程中,要注重引領方式的靈活應用,這樣才能夠突顯工作成效。為此,要對傳統的專題講座方式進行適當的改進,傳統的專題講座模式更加注重灌輸式模式的應用,這一模式往往讓大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不利于思想引領工作效果的提升,因此,對傳統的方式進行適當的改進則顯得十分必要。具體而言,在政治理論的講述過程中,重點要做到通俗易懂,確保參與的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并認識到所述理論知識的實用性,這就要求專題講座人員能夠在理論知識傳遞的過程中引入實際案例,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導參與聽講的學生真正有所收貨。值得注意的是,在專題講座過程中,要立足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大力宣揚和弘揚有利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另一方面,還應該對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具體而言,應該分配少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因為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其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已經形成了基本的價值觀,而且對很多思想政治上的問題都有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和理解。在這一情況下,為了充分發揮思想引領的作用,課程講解人員則應該更多的對參與學生進行因勢利導,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圍繞當前的社會認定進行交流討論,其中包括案例分析、熱點評論等內容,并由案例回歸到學生自身,引導學生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案例來警醒自己,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認識。
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傳統的專題講座轉變為實踐活動,例如,為了進一步提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可以將傳統的思想道德講座轉變為實地參觀活動,即組織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實踐基地,而且,針對相應的實踐活動,要求參與學生必須完成相應的實踐報告,還應該對相應的實踐活動以及學生的實踐報告進行總結和評價,進而充分發揮實踐教育的作用。為了提升教育效果,可以將我國傳統文化的融入其中,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明,很多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提升個體的思想認識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符合思想引領工作的要求。
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共青團在大學生思想引領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此,必須對共青團學生思想引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在認識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余甚藍,孫華硯.用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引領高校共青團工作[J].新西部.2017(09).
[2]孫楠.淺談高校共青團學生思想引領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8(42).
作者簡介:吳松(1992.01—),男,籍貫:遼寧省沈陽市,職稱(學位):助教(研究生),學歷:碩士。
矯丹(1989.05—),女,籍貫:遼寧省大連市,職稱(學位):助教(研究生),學歷: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劉新源(1992.12—),男,籍貫:吉林省,職稱(學位):助教(研究生),學歷: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