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摘 要:在高中教學階段,歷史教學是學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掌握歷史知識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質量,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基于此,對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思維進行分析。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理念;高中歷史教學;教學應用;教學分析
在高中教學階段,歷史知識比較復雜,并且十分枯燥,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會產生較大的學習難度,同時也會產生一定的無趣心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應用生活化教學手段實施教學,活躍教學的氛圍以及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生活與歷史知識進行結合,促進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實踐思維的發展,從而能夠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一、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目標,緩解學生的抵觸情緒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所制定的教學目標也往往會與學生的考試成績掛鉤,比如“在期末考試應該得到……分;在某堂課之前應該掌握……知識點”等等,在這些教學目標前,學生的學習壓力與日提升,對于學習的興趣卻在不斷下降。同時,當前大部分高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展示出一副嚴肅的狀態,當學生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時,就會對學生進行嘲諷,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恐懼的心理,進而會對學習的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1]。因此,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背景下,教師就需要對整體的教學目標進行優化,融合生活化元素,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抵觸情緒,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
比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新中國成立》這一部分的知識時,就可以將學習目標制定為如下內容: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掌握與這一事件相關的信息,比如相關的人物、時間、地點、經過以及歷史意義;其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歷史學習增強自身的國家榮譽感以及愛國情懷,使其能夠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與生活進行結合。在此形式下,學生不僅能夠提升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質量,同時也能夠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以往通常會應用“師生授受”以及“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實施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要求學生進行筆記記錄,并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硬性記憶。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很難對學習產生積極性,從而其自身的學習質量也不會得到明顯的提升[2]。此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只會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內容進行講解,毫無新意,無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就需要對自身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元素,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當教師在講解歷史知識時,可以對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進行拓展講解,為學生展示當地的風景圖片以及名勝故事,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與“五四運動”相關的知識時,便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歷史電影,為學生展示當時學生所做出的舉動以及行為。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設想倘若自己身處當時的環境中,應該怎么做。能夠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與其他學科不同,歷史教學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以及針對性,同時歷史教學中的內容都是有相關依據的。但是由于歷史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較遠,無法激發學生的理解以及共鳴,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還是會感受到較高的學習難度。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思維開展教學,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3]。
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與《民族危機》這一課相關的知識時,就可以組織學生按照教材中的描述對教室進行布置,引導學生開展“審判會議”,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以及學習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針對百家爭鳴的內容,開展相關的課堂表演。學生可以表演諸子百家。在進行演出之前,學生需要梳理相關的思想,不僅需要了解各種流派,還需要深度理解這些思想。教師可以組織辯論,讓學生代表其中的人員,針對核心思想進行辯論。通過這樣的辯論,可以引導學生加深對具體思想的認識。
四、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升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不僅可以在教學內容中進行生活元素的拓展,同時也能夠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具有生活化的實踐活動。
比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物質生活與生活習俗》這一單元相關的知識時,就可以鼓勵學生對當前自己家的月開銷進行調查總結,然后站在改革前的角度上對其進行分析。同時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還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4]。為了讓學生了解甲午中日戰爭的內容,可以開展討論和活動。引導學生站在李鴻章的角度思考問題,如果你是李鴻章,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下,大部分高中教師仍舊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上,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思維中,教師無法達到教學目的。所以,教師要將歷史教學與生活進行結合,幫助學生從生活中掌握歷史知識,降低學生的抵觸心理,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關麗靜.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18):238.
[2]黃陳.生活化教學,歷史問題改善: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0):110,163.
[3]李曉煥.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8):138.
[4]劉欣.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