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鳳
摘 要:由于不等式高考試題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解題方法最終也不一致。要想在考試中快速、準確地解決不等式試題,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應認真分析習題的類型,根據習題的類型確定不同的解題方法。當然,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督促學生多做練習題,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掌握解題技巧。同時,自主做練習題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為了使得學生快速解決高考不等式試題,教師應分析歷年來的不等式高考試題,突破重難點知識,并采取有效的策略讓學生掌握解題技巧。
關鍵詞:高中數學;不等式;教學策略
一、高中數學不等式高考試題分析
本文以2018年、2017年、2016年浙江卷高考數學試卷為例子,其中在2018年浙江卷高考數學試卷中出現了如下的不等式試題:
填空題12題如下:
若x,y滿足約束條件x-y≥02x+y≤6x+y≥2,則z=x+3y的最小值是( ),最大值是( )。
其中在2017年浙江卷高考數學試卷中出現了如下的不等式試題:
選擇題4題如下:
若x,y滿足約束條件x≥0x+y-3≥0x-2y≤0,則z=x+2y的取值范圍是
( )
A.[0,6] B.[0,4] C.[6,+∞) D.[4,+∞)
其中在2016年浙江卷高考數學試卷中出現了如下的不等式試題:
解答題18題如下:
設a≥3,函數F(x)=min{2x-1,x2-2ax+4a-2},
其中min(p,q)=p,p≤qq,p>q
(Ⅰ)求使得等式F(x)=x2-2ax+4a-2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
(Ⅱ)(i)求F(x)的最小值m(a)
(ii)求F(x)在[0,6]上的最大值M(a)
2018年浙江卷高考數學試卷中的填空題12題和2017年浙江卷高考數學試卷中的選擇題4題,都屬于求最值的不等式試題。在2016年浙江卷高考數學試卷中的解答題18題則屬于將不等式與函數等知識相結合的不等式試題。
由此可見,在高考試題中,考查不等式的相關知識時,通常不會單獨出現,而是將其與其他數學知識點相聯系起來。在填空題和選擇題中,經常會考查最值和取值問題;在解答題中,通常是將不等式與數列、函數、絕對值等相聯系起來,最終求取值。
二、高中數學不等式的教學策略
(一)總結不等式題型,在練習中掌握解題技巧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等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同樣的,在高考中,其又是必考的知識點。要想讓學生掌握解不等式這項數學運算技能,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認知不等式的性質與內容,接著,鼓勵學生展開練習,在練習中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但是練習過程中,不能僅局限于同一種類型的不等式試題,而要練習多種多樣題型的試題,這樣的練習便于學生掌握不同的解題技巧,并且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不同的試題中,真正實現了知識遷移。高考試題中經常會出現不等式與導數、函數、數列、絕對值等知識點相結合的題目,此時,學生能準確辨別題意,快速、準確地找到解決此類型題的突破口,這樣一來,學生的解題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
開展高中數學不等式教學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到每位學生的接受水平,為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比如:有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強,此時,不僅要讓這部分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基礎知識,還要掌握一些拓展性的內容。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要讓其掌握基礎知識,并有針對性地輔導他們,使得他們能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突破不等式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并深入到實際生活中,挖掘生活中的案例,將生活案例與不等式知識相結合,轉變學生對不等式的看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管教師選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應圍繞著教學重難點,并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一來,日后在解題過程中,學生有了自己的思維,他們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真正做到了舉一反三。
在高中階段,數學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其中,在高中數學中,不等式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只是教授知識,而是要致力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思維。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其要嚴格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尊重每位學生的主體性,讓每位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自主總結出做不等式試題的技巧與方法,提高自身解題的正確率。
參考文獻:
[1]趙莉.高中數學不等式高考試題分析與教學策略研究[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1).
[2]羅沐奇.剖析高中數學不等式問題易錯點[J].亞太教育,2016(3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