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峰
【摘要】基于高中生學習量大、節奏性強等客觀原因,在課堂教與學過程中,更加迫切構建優質高效的課堂,以此提高教與學效率,更好的為高考、為學習而服務。筆者,以高中數學為例題,通過簡述高效課堂的含義,有效通過不同教法的探索,提出建設性意見,希望為一線教育從業者,提供理論性支持。
【關鍵詞】高中數學 高效課堂 教法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36-02
一、高效課堂含義簡述
高效課堂意指: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一堂課上獲取個體最大化知識量,而并不是教師在一堂課上教學多大知識量的衡量指標。具體而言,是教師投入最少的精力、物力、時間,促進提高不同的學習個體獲取最大的知識量,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有效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
二、創設生活情境,提高主觀能動學習
高中數學的備課前夕,教師充分挖掘數學教材的本質化訴求,有效通過該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同時,通過生活現象的有效應用,增加學生學習的直觀感受,豐富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生動性,從而達到激趣的教學導入,為高效課堂做一個好的開始,促進學生具有源動力的學習欲望,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一步步的獲取數學知識,既創生教得有效、學得高效的數學課堂。
例如,在高中數學的“數列知識”的相關教學上,教師通過生活化情景式的問題導入新課,提高數學課堂的代入性,盡早的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以最好的精神面貌面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獲取。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假設,在生活中X同學去銀行投入一款理財產品,投入一百元,并且在一個月后將翻倍二百元,兩月后將成四百元,那X同學一年將收益多少元人民幣。再如,我們一人一張A4紙,當學生對疊九次上下,無法對疊后,教師再引導:如果能夠對疊到五十次后,大家知道紙張的厚度是?其次,教師的生活問題情境,都必須符合學生的日常所見所聞,能夠起到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學習節奏。當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試圖運用已知的數學知識,獲取問題的答案,但是,在計算過程中發現,超出自我預期,是無法短時間計算出答案。當學生產生困惑與不解時,教師告知學生正確的答案:第一個生活例子的存款,為204800元。而第二折紙問題的厚度,則是在五十次左右,厚度將是地球與月球的之間的距離。當學生發現自我認知與客觀事實產生嚴重的偏差時,學生會呈現出意料之外的學習激情,能夠對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習做到有效的促進與培養,然后,教師掌握學生此時的學習心理狀態,逐步化掌控學習節奏,從而,實現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參與者的角色變化,也是創生數學高效課堂的基本前置條件。
三、善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當代信息技術發展,已經成為國家一部分基礎建設,已改變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直觀、具象、動態的可視化界面表現中,促使學生更加樂學、容易理解數學內容,達到加強學習自信心。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有效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穿插到教與學過程中,不僅,提高數學課堂更加豐富性、生動性、趣味性,也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把數學知識點做到更好的擴充與延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運用“幾何畫板”做出函數圖像的運行軌跡,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呈現,讓學生更加具象化、直觀性、全面化的認識二次曲線的形成過程,提高學生的認知深化。又如,依靠FLSSH動畫功能,針對數學內容中抽象的知識點,通過FLSSH動畫功能,轉變為直觀形象化,既降低教學的難點,也提高學生的理解力。最后,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特點特質,然后,根據不同的數學內容,開展多元多向的教學方式,以此更好的符合學生的學習喜好與認知邏輯的目的。例如,在數學概率問題的教學中,通過日常生活常見的體育彩票、雙色球視頻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情境化的學習課堂,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認識生活的概率現象,促進學生觀察生活意識的形成,提高學生運用已知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應用率,最大化落實理實一體化學習方式形成,實現教與學都具有事半功倍的能效性。
四、利用小組合作,促進學生自我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體現“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教師科學合理以“同組異質、分組同質”的小組分配機制,分成不同小組。有效避免發生優等生扎堆、后進生聚群的現象。其次,教學不是單向活動,是需要師生共建,才能良性化形成小組制學習。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明確小組合作學習觀念,并下沉到每一個學生之間,讓學生認識小組合作學習,是利于彼此的合作共生,是有效解決個人學習問題的重要途徑。最后,小組合作模式的構建,也根本性擺脫學生的被動式教育,有效為學生構建自主性與合作性的學習方式,更好的提高學生自主意識的發展,也利于教師教學管理,更好的針對性、分層次的施教,進而,逐步化提高教學效率,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基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奮.探討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機制和作用[J].學周刊,2016(10)
[2]江利陽.淺析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