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紅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行業也在改變。新課標改革背景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語文作為最重要的學科之一,也是相關部門和高中語文老師重點關注的對象,如何才能提高教育效率,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隨著大家對語文課堂最好模式的不斷探索,逐漸發現了很多有效的方法,例如讀與寫結合教學。本文以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 ;教學改革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讀和寫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但是現實問題卻是二者結合度不高,基本處于兩條學習路線,因此閱讀內容和理解系統,缺乏趣味性和連貫性,同時寫作也是言之無物,泛泛而談。試想一下,如果二者結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本文以此進行研究,提出了幾點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希望對相關的研究有所幫助。
一、讀寫結合對于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
讀寫結合是兩種教學內容的融合,高中語文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還要讓他們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但是我們都知道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一定的閱讀知識量之上。因此,讀寫結合教學可以讓二者更加充分融合,通過閱讀擴大他們的知識量,通過寫作提升他們的閱讀技巧,讓讀和寫同時提升、互相作用,這是當下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趨勢,讀寫結合是創新式改革,可以很好地為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二、讀寫結合,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讀寫結合是兩種教學內容的結合,但是結合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高中語文課堂的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對學生的適用性,做到有備而來,充分融合,效果提升,下面從幾個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語文教師提升讀寫結合意識
新課標對高中語文課程要求有了新的標準,《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的學習方式是“探究性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在課改中許多語文教育工作者都不斷地研究、實驗,也得到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目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又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在原有課改經驗的基礎上構建高效教學課堂已經日漸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求。高效課堂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教學境界追求,課堂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因此想要發揮讀寫結合的效果,高中語文老師首先要增強這種教學方式的意識,認可它的積極作用,充分挖掘二者融合的方式和與學生的契合方式。
(二)做好讀寫結合的語文課前的準備工作
好的機會,毫無疑問是給提前做準備的人的,高中語文課堂的課前準備工作對于讀寫結合式教學至關重要,我們說的課前準備,不是單純指老師提前準備,也包括學生的課堂提前準 備。當然,老師首先準備的是教案,也可以說是老師們課上教學的綱要。一個好的老師,可以有辦法將教案中的內容,超出教案,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通過老師的教學,清晰明了地了解到老師所要講授的內容,思考課堂問題,總結課堂規律,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例如,可以設計讓學生閱讀幾篇符合本堂寫作課程相關內容的文章,找出這些文章的寫作方式方法和重點難點;或者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那幾篇文章,寫一下讀后感;還可以通過課下寫作,課上互相閱讀,互相點評和老師點評結合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寫作的目的及意義,同時,提高個人的寫作水平。
可以說,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松散的,也是沒有什么章法的,更談不上高效率了。課堂上如何達到四五十分鐘的高效時段?課前的充分準備十分重要。當然了,課前準備需要花費的精力不見得比課堂上少,但是在準備階段,老師要充分考慮到讀和寫結合的融洽性和對學生的適用性,既要保證課堂提出的讀寫問題有助于大家的提升,也要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關注,既不能太簡單泛泛,也不能難度太突出,超過大多數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寫作技巧的引導
既然是讀寫結合,因此在彼此內容教學中就要注意另一種教學內容的引導。新課標背景下,高中閱讀要求速讀、略讀、精讀的區分,通過不同方式的閱讀掌握不同的知識內容,充分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和文學素養,通過結合教學,在閱讀中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至于效果如何,就要看老師是否能加以正確的引導。閱讀別人的文章,尤其是學者的文章就要充分理解他們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老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可以借鑒、欣賞、運用他們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就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自己的寫作能力。
例如通過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中對于景物的描述:“琉璃剝蝕、朱紅淡褪、高墻坍紀、雕欄散落”,或“落日燦爛、雨燕高歌、氣象萬千”等等。作者通過這些詞語的運用將自己對于人生意義的認識和理解之情蘊含其中,這就是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通過引導可以讓學生運用這種方式進行類似的句子表達,舉一反三,讓學生學會這種寫作方式,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做到讀寫結合,通過讀掌握寫作技巧,通過寫作反作用于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寫作教學要重視情感體驗
當前高中語文寫作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但是缺乏情感投入,使得所寫出的文章空話、套話比較多,缺乏情感表達,這樣的作文是沒有感染力的。因此老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當充分注重學生個性的發揮,讓他們結合閱讀,引導隨手寫心,讓寫作做他們情感的抒發口,提升他們閱讀和寫作的充分融合,表達對某件事物的真實情感。例如,對于寫作教學中提到的一句話:修辭立其誠——寫真話,抒真情。老師可以結合《陳情表》的閱讀進行,引導學生如何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通過《陳情表》的閱讀了解作者作為亡國之臣的悲痛,感染他人,從而很好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做到有情感地寫作,寫出來的文章才能以情動人。
(五)讀寫結合作為習慣來培養
教育家洛克說:“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亦是如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從心理層面加以引導,將讀寫結合的學習方式培養成為高中生的一種學習習慣。譬如,有一名學生在學習沈從文的《邊城》 時,模仿小說以風景美、風俗美來隱喻人物形象之美的寫法,寫了《燒香的母親》,勾勒了家鄉如詩如畫的風景,還有逢年過節絕不忘記燒香拜佛的母親們,贊美了她們的勤勞、善良、虔誠,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后來這個學生的讀寫能力突飛猛進,讀寫結合也成了一種習慣。因此教師應該注重鼓勵,正確引導,促進學生將讀寫結合作為一種學習的習慣,從而提升他們整體的語文素養。
三、結語
高中語文課堂高效化,是高中語文課堂的發展趨勢。高效的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其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學生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能做學習的主人。高效的語文課堂,明顯的特色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尊重學生的想法以及思考模式,而讀寫結合是一種教學改革方式的探索,適當、適合才最重要,才能有效提升高中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通過分析,本文提出了幾個構建措施,希望對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有所借鑒,同時也希望對其他相關研究成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旭東.師生有效互動,建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J].新課程導學(上),2012(34).
[2]沈龍明,王艷燕,陳玉根.高中語文有效教學實用課堂教學藝術[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3]李海林.語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評當前語文教育改革中的幾種傾向[J].語文學習,2005(4).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