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為依據,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必要性、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兩個方面進行深入說明并探討,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社會及國家已經高度重視教育教學。數學為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科,對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全面了解目前教學現狀,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環節,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凸顯教學效果。以下為筆者對小學數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給予的相關分析與建議。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依據小學數學實際教學現狀,數學學科與其他語文、英語相比較,其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在學習相對枯燥的數學知識過程中,會存在一定難度。同時,在教育體制的深入變化期間,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其思想觀念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且教學方式有些局限性,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自身潛能,影響學生思維的靈活轉變,在一段時間之后,可能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降低學習效率。這些因素皆會阻礙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甚至導致數學教育失去其自身價值。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十分必要,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利于學生科學的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 采用主體參與式教學理念,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所有的教學皆是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因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并且小學正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其行為與思想會與有所不同,加上數學自身具有邏輯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選取學生易于感興趣的事物吸引學生注意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不能更好地對學習產生興趣,甚至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參與學習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于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因此,數學教師應采用主體參與式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賦予數學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三角形》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多彩的圖片,含有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等,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并分類,因圖片為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便可以積極轉動自己的大腦,對圖形進行分類。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問:圖形可以怎樣分類?學生可能會回答:圖形的形狀分類,或者顏色分類。接下來,教師依據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驗證自己的分類正確與錯誤,促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全身心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因此,采用主體參與式的教學理念,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 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每一個數學知識皆是來源于生活,也是指數學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小學數學教學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應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建立關聯,增加學生生活經驗,賦予數學課堂生活化,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堂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同時,現在已經是信息化時代,教師應善于借助先進教育技術,將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數學的存在,真正喜歡并熱愛學習。
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長方體和正方形》時,教師可以先利用查找教學資源,將其制成課件,以微課的形式播放在課堂中,因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所以微課的展示可以給學生一種直觀感受,吸引學生眼球,為學生創設出學習情境,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學習內容,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體與本節課程相關,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點,結合現有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學習經驗,深入的研究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關聯,發散學生思維,進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三) 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因學生的生長環境與生活經驗存在差異性,所以小學生興趣愛好與學習習慣就會有所不同,每個學生自身的閃光點會不盡相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差異性,設計的教學環節應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利于學生放下對教師的畏懼心理,深層次的和教師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推動數學課堂正常進行。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活動具體內容,激發學生自身潛能,促使學生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圖形的運動》時,為了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利于某一個圖形的運動引出教學主題,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圖形怎樣變化會得到一個新穎的圖形,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給予學生充足時間,促使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巧妙地將圖形進行運動,進而形成賦予對稱意義的圖形。由此,在學生自主思考并設計過程中,可以轉動自己的大腦,提高思維的靈活轉變,進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目前各所小學教師應全面分析數學現狀,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目標,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不斷激發學生自身潛能,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龍仙.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科學:全文版:00002.
[2]朱玲仙.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7(7):25-26.
[3]王文榮.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書文摘,2016(35):58-59.
作者簡介:
陳曉霞,浙江省寧波市,浙江省象山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