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供電技術課程的教學實踐,針對以往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改革。本文探討了如何合理地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與授課,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供電技術;教學;實施
供電技術課程是電類專業的主干課程。該課程主要培養在供電企業、工礦企事業等單位從事與供配電系統、用電系統相關的電氣設計、運行、維護、管理及其變配電站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檢修和用電監察與營業管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術應用性人才。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供配電系統、電氣設備、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故障處理、供用電生產管理、營業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接受工程實踐訓練,具備從事電力網、變配電站、企業供配電工程設計、運行、檢修、安裝調試、用電監察、營業管理等工作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該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實用性,涉及的內容多,知識面廣,計算較為復雜,信息量大等特點。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更愿學,更易懂,更能真正理解和應用,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是擺在教師面前的迫切任務。為此,需要改變學生課堂上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很大程度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基于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經過教學實踐,筆者發現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改變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更輕松。
一、改革課堂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從傳統的課堂上以教定學型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掌握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提高素質和創新意識為目的的新模式。
1.改變教與學的主次關系
從概念的本質教學入手,擴展到其外延,以及與其他相關概念的邏輯關系。這樣的教學才不會偏離教學的根本要求。供電技術課程具有四大知識模塊,第一部分是設計供配電系統的計算基礎,是對課程的整體認識以及貫穿各個章節的重要基本概念的講解,尤其是負荷計算和短路計算,是難點內容。第二部分介紹一次系統,主要介紹變電設備和配電設備,要結合接線圖來講解,是重點內容。第三部分介紹二次系統,在已知一次系統基礎上的控制保護系統,是相對獨立的內容。第四部分介紹電氣安全與電能節約。在緒論時應講述各章節在這門課程中的位置、與前后章節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逐步建構起本門課程的知識體系。構建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將所學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結構化,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2.科學合理地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在教學設計中不僅要重教,更要重學;既要尊重教材,準確理解核心概念,還要主動開發課外資源,豐富課堂教學;既要設計學生的探究活動,也要引導學生自主構建,達到教師“鋪路”,學生“建橋”的目的。
教師應根據不同章節內容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設計,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獲得結論及其過程等學生的行為表現,從而讓教師了解應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如何引導學生思考、總結、歸納,提高其綜合學習能力等,進行合理科學的課堂教學設計。要充分運用該專業的實訓室,讓學生在電工實驗實訓室、電子技術實驗實訓室、供配電技術實訓室、工業檢測技術實訓室、可編程序控制器實訓室、單片機技術實訓室和電力自動化與繼電保護實訓室進行一體化教學。需要重動手,勤實驗,才能更好地將課本知識轉為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教師在課堂上以引領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明晰重點和難點內容,理解關鍵問題和知識內在聯系為目標,安排好詳略內容,組織好學習形式,采用適宜的授課方式,抓住關鍵知識點設置問題,恰當地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從而完成教學設計,使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自覺地融入學習過程中。成功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開闊其思路,啟迪其思維,活躍課堂,師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學習與交流,達到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3.教材知識要注重靈活
教學內容設計來自教師對課程內容與教材內容及實際生活案例的綜合加工,不僅包括教材內容,而且還包括了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實際活動的全部,教材內容只不過是教學內容的重要成分,關鍵還要涉及到學生的就業崗位涉及知識和內容,因此,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教學創新性,結合信息化手段,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礎出發點重新處理教材,確定符合實際的內容范圍和難度要求,做到尊重教材與靈活處理教材相結合。
二、課后及時整理教學反思
本課程教師通過教學改革,積極備課、教案的撰寫方式有所改進,在原有教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四個部分組成基礎上,把現代課堂教學設計的先進理念體現在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啟發引導思考,通過結合教學實驗,讓學生在動手實驗中,掌握知識點,培養自主學習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另外,教師應把學生的學習情況記錄在教案后記中,包括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分析和課堂上學生在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情況,應留有空白寫上課后的體會。這樣將有助于教師同時注重教與學,便于把課前分析思考、課中實踐體驗和課后總結補充融為一體,讓教師把教學與研究融為一體,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從而促使自身的專業化成長。
三、結束語
在供電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斷深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已形成了現代化信息化教學模式,即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組織教學。把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任務驅動等多種教學方法融入整個教學設計的不同教學環節,使課程的每個教學環節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和較優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此僅圍繞課堂教學進行探討,希望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從而真正實現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應用型人才,爭取培養出更多的供電技術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春玉,孫亞萍.“工廠供電”課程的教學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
[2]陳倫瓊,卓戎.“供電技術課程設計”教學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0.
[3]裴勝利.供電技術課程課堂教學探討[J].學園,2014.
作者簡介
李建國,單位: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研究方向:電子技術應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