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艷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關系呈現出多樣性。要做好大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者,輔導員與大學生的關系尤為重要,這對輔導員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的現狀分析,提出加強構建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輔導員;大學生;和諧關系
中圖分類號:G64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6-0094-02
進入新時代,教育環境、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以及價值觀等受到國際國內形勢的影響,產生了較大變化,并隨著“00后”步入大學,新的觀念和行為特點,對高校輔導員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戰。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師,是大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與高校大學生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到輔導員的工作開展、大學生的學習狀況、校園生活質量、甚至是人生發展的方向。因此,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對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實現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幫助。
一、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的內涵
構建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是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實施的根本。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的關系,雖是師生關系,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但還有一定的特殊性,輔導員還肩負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指導者和管理者的責任,因此又有一種管理、服務并存的特殊的師生關系。
輔導員和大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是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關鍵,也是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關于輔導員和大學生和諧關系,國內對此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目前對和諧的輔導員與大學生的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闡述:(1)輔導員和大學生的和諧關系是主體間和互動型、情理交融型、服務型師生關系(陳丹丹,2012);(2)和諧的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是從陌生到朋友再到良師的關系(劉艷,2013);(3)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的核心是師生之間的尊重與理解并重,亦師亦友、教學相長(何麗英,2013)。
筆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內涵的探討,認為輔導員和大學生和諧關系應該是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相互融合、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亦師亦友、共同促進的關系狀態。
二、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和學生關系現狀分析
新時代背景下,經濟全球化、網絡信息化、價值多元化、市場化力度等因素對我國高校產生了深刻影響,也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另外,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向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傾斜,少數民族學生的增加,意味著來自不同地域的學生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教育基礎等會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這也給輔導員的教育管理帶來新的要求和挑戰。通過調查分析發現,高校輔導員和學生關系的現狀在新形勢下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多樣化
與傳統單一的、單向的溝通方式相比,新時代背景下,輔導員與大學生溝通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90后和00后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較快,喜歡運用新的網絡溝通方式,輔導員也開始注重運用大學生喜歡的方式與他們溝通交流,通過微信、QQ等網絡平臺,及時、隨時地與大學生溝通,提高了溝通的實效性,學生也通過網絡平臺,更加自由和主動地與輔導員取得聯系。
但依靠網絡平臺溝通也有一定的缺陷,它減少了輔導員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使得輔導員與學生接觸的機會變少,以至缺乏感情基礎。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溝通無效或對信息產生誤解,使輔導員與學生之間容易產生隔閡,不利于輔導員與大學生建立和諧關系。
(二)輔導員自身定位與大學生期望不匹配
輔導員既是教師又是學生的管理者,有著多重身份和多個角色。年輕的輔導員可能因缺乏經驗,以至自身的定位不夠明確,擺出一副管理者、發號施令者的姿態,要求學生服從和執行,沒有與學生深入交流、建立感情。這樣就很難駕馭好幾種不同的角色,難以在多重身份間進行很好的角色切換,造成學生工作難以開展,對學生的管理處于失控狀態。
而現在的大學生期望輔導員是萬能的,身份是平等的,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因此,當輔導員的自身定位與大學生期望不匹配時,將不利于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的建立。
(三)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疏遠
隨著高校的擴招,大部分高校輔導員的師生比超過了規定比例(1∶200),眾多的學生、瑣碎的事務性學生工作,使得輔導員難以有精力和時間對每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相處和談話時間。為了維持學生群體的穩定和工作的順利開展,在輔導員有限的精力和時間中,輔導員會重點關注兩個學生群體,一個是優秀學生群體,另一個是“問題”學生群體(包括心理問題學生、經濟困難學生、調皮的學生等),管理好這兩類學生群體,基本整個學生群體都會是比較穩定的。因此,這兩類學生與輔導員接觸的時間會多于大部分的普通學生,但對于普通學生而言,他們與輔導員的關系是比較淡漠和疏遠的。
(四)輔導員對職業的認可度不夠高
輔導員的工作經常是煩瑣而具體的學生事務性工作,所以難以對輔導員的學生工作進行考評,且沒有相應的激勵、監督和管理機制,也容易出現職業倦態、對自己的工作認可度不夠高,從而導致輔導員工作的隨意性,使得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對輔導員的工作和態度的不滿意,以至于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呈現出不和諧的局面。
三、加強構建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的有效途徑
(一)合理利用網絡平臺,加強有效溝通
各種網絡信息平臺的興起,促進了溝通方式的轉變,輔導員在積極適應與采用的同時,不能只圖一時方便,更要關注溝通的有效性。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快捷、平等、放開、個性等優點,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提高與學生溝通的即時性和平等性。但也要正視網絡平臺在溝通中存在的弊端,在學生事務處理中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合適的溝通方式,面談的方式能促進感情的建立,QQ、微信等平臺可以實現快速、及時溝通,微博、貼吧等媒體的運用可以從不同面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所以,輔導員要將不同的情況進行劃分,采取合適的溝通方式,提高溝通的有效性,這樣才能有助于與學生建立和諧關系,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有助于輔導員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二)加強輔導員的教育培訓,明確自身定位
輔導員既是學生工作的管理者,也有著教師的身份,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和領路人。高校在輔導員上崗前除了正規的崗前培訓,明確自身定位,在工作過程中還要定期加強對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其業務學習,明確輔導員多種角色,不能簡單將自己視為任務的發布者,學生就是執行者。輔導員應學會在不同角色中快速轉換,高效開展工作,在繁雜的學生事務中端正心態,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盡可能地與不同的學生群體、個人進行深入交流,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從生涯規劃、職業規劃等角度,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三)加強與學生談心談話,提高對學生的熟悉度
輔導員需要對管理的學生足夠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幫助學生成長。因此,輔導員應通過與學生談心談話,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動態。及時關注到學生,有助于學生工作的開展。但大部分的高職輔導員工作量較大、管理學生數量較多,有時無法與每位學生積極主動聯系,無法兼顧到每位學生。因此需要傳遞給學生一種主動與輔導員聯系溝通的意識,使之敢于主動聯系輔導員,走進輔導員辦公室,與輔導員坐下來聊天。尤其是普通學生,這是一個容易被輔導員和老師都忽略的群體,因此,普通的同學更是應該在遇到問題時,積極地尋求輔導員的幫助。同時,輔導員也要意識到與學生談心談話是輔導員的重要職責之一,應積極回應每一位主動聯系輔導員的學生,使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良性循環發展。
(四)加強輔導員的職業認可,提高工作績效
輔導員的工作長期缺乏激勵機制,工作積極性不夠高。因此,高校應建立輔導員考核機制,健全輔導員考核指標體系,加強激勵與監督,以助于加強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約束輔導員的行為,以助于輔導員找準工作方向,用心服務好學生。輔導員的工作是關于人的工作,屬于教育引導類的工作,但又有事務性的一面,因此,考核中應注重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突出客觀與公平。同時,提高學生在輔導員考核中的評價比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對輔導員的滿意度,構建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參考文獻:
[1]? 陳丹丹.當代高校輔導員與學生關系構建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2.
[2]? 劉艷.淺談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J].青年文學家,2013,(13).
[3]? 何麗英.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基于河北農業大學的調查與思考[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3.
[4]? 李騰龍.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7.
[5]? 李紅梅,李天娟.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與學生關系及對策探究[J].南方論刊,2017,(12):110-112.
[6]? 張仙鳳.教育人類學視域下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信任關系的構建[J].教育文化論硩壇,2015,(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