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蝦
摘 要:在新課改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語言積累,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交際能力,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積累;語文素養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第一步。通過語文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使其在知識學習過程中了解書本所要表達的內容,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語文教學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表達和交際能力,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教學質量。接下來,我們就將對增加語言積累的方法予以簡要闡述,以供參考。
一、通過寫作練習提升學生的語言積累效率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和記憶的關鍵,對于學生的語言積累有著顯著效果。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通過寫作練習來促進語言積累的具體措施有:
第一,訓練學生知識轉化能力。比如在學習《畫風》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文講解完后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對風的模樣進行表述,并將學生的作品直觀地展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表達能力,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
第二,訓練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例如在講解《我的心事》這篇文章內容時,教師可以先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感情地朗讀,促使學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之后在學生還未走出情境狀態下,讓學生開始寫作練習,如“大林在看到玉米棒子時想要對小姐弟說些什么”,讓學生結合文章情境進行文章的續寫,從而拓展學生思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第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實行空白內容的填寫。如在學習《女媧補天》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出現的空白處進行補充,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完成故事的續寫,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通過擴展閱讀來提升學生的語言積累水平
在語文教學中,書本知識畢竟是有限的,但是卻可以為教師提供很好的教材例子,讓教師從中進行知識的牽引和擴展,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通過拓展閱讀的開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另外,拓展閱讀的種類也較為多樣化,其可以是一句話、一段話甚至是一整篇文章,其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提升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效率。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一課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中插圖進行細致觀察,并結合文章描述鳥聲、鳥影和榕樹的語段,讓學生細致地描述文中出現的小畫眉,重點寫出其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嬉戲的情形,從而達到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三、提高語言運用效率
語言積累的最終目的就是運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情境創設,通過一些課外活動的開展,來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并將學習中所積累的好詞佳句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通過對《同學錄》的學習,讓學生按照此詩的模式進行仿寫訓練;在學習《爸爸的鼾聲》后,讓學生仿寫詩歌等等。而教師可以將學生寫作中所使用的好詞佳句作為評定寫作水平的重要依據,對于寫得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鼓勵學生運用積累詞句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樹立自信心。
四、重視語言的轉化和內化
在語文課本中存在著較多的美言美句、名家名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內容進行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從而強化語言積累效果。同時在學習這些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合理教學模式的應用,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實現對這些知識內容深入探索的目的,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其所使用的表達方式,并通過仿寫練習,將這些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提高寫作能力,強化語言表達效果。比如在二年級語文教材中出現的《黃山奇石》《植物媽媽有辦法》《看雪》等文章,其中就有很多好句好段,讓學生通過模仿掌握其表達形式,并將其轉化,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能夠更好地提升語文知識的掌握效果,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
五、通過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
首先,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雖然其閱讀能力較強,但是閱讀習慣還未養成,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室設置讀書角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通過優秀課外讀物的引進,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其次,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手抄報、故事會等活動的開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好地進行語言的積累。或者還可以通過每天積累任務的布置,讓學生自主閱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通過經典名著的閱讀凈化學生的精神世界
經典名著的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心靈世界,加強學生的情感認知,對于學生精神世界的構建也有著顯著效果。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其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還不是十分成熟,所以在經典名著的選擇上,不應該僅僅以我國的四大名著、國外的經典文獻等內容為主,這樣很容易降低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可以選擇《藍色的海豚島》《伊索寓言》等類型的讀物,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文章的解析,提高理解能力。
總之,語言積累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需運用合理的方式,正確引導學生,以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加強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8).
[2]姜寧.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