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摘 要:在高中教學階段,開展體育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因此,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給予該項教學內容應有的重視。同時,教師也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加以優化。基于此,將對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分類選項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分類選項教學;教學應用
在高中教學階段,健康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是保證學生能夠穩定開展學習任務的基礎條件。因此,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此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的質量,教師還可以結合分類選項教學的方式實施教學。
一、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分組
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分類選項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開展的工作就是對學生的基礎能力以及學習興趣進行檢測,然后合理地對其進行分組。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視為分組的關鍵標準,將身體素質相似的學生分成一組,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夠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防止超負荷的體育運動對其構成不良的影響。當這種教學模式開展滿1~3個月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第二次身體素質檢測,然后結合檢測的結果進行重新分組,將身體素質差異較大的學生分成一組,實現互幫互助,保證教學的穩定開展。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用該種教學模式實施教學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實力,從而能夠合理地制訂教學計劃,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比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健美操時,可以結合這一教學方式實施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習能力相同以及身體素質類似的學生分成一組,鼓勵其進行小組練習。當教師講解完全部的動作之后,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技能考核,并結合具體的結果組織學生進行二次分組。在這種模式下,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會形成學習積極性,從而會主動地帶動后進生進行練習;而在能力較強學生的引導下,后進生的學習質量也會得到提升。
二、適當地拓展體育教學項目
相較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來說,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大部分學生會將自己的學習時間耗費在教室中無休止地做題,加深自身對知識的記憶能力。但是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很容易就會產生神經疲勞,不僅無法提升自身的學習質量,同時還會對自身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拓展體育教學的項目,以幫助學生緩解緊張的學習情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只能夠選擇籃球、足球以及跑步等活動,對于學生來說,開展這些“無趣味”的活動,還不如回到教室做題。因此,教師就可以適當地進行拓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
首先,教師可以制作一張興趣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然后教師可以按照不同的項目成立不同的興趣小組,并鼓勵學生踴躍報名,和其他學生一起開展訓練。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夠促進自身身體健康的發展。
三、合理地實施分層教育手段
“一千個讀者的眼中,就有一千名哈姆雷特”。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以及不同的思考角度。轉化到體育教學中也是如此。不同的學生之間,會有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會體現在學生的身體素質上,也可能會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能力上。因此,為了保證整體的教學質量,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注意到這些差異,并結合分層教育的手段實施教學,以保證學生的穩定發展。
比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長跑訓練時,就可以結合以下方式開展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調查,詢問學生是否存在身體疾病,并對這些學生進行標記,防止其在體育活動中出現身體問題;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其他學生開展100米的檢測,以此掌握學生的體能素質,并結合檢測的數據對學生進行分組;最后,針對于不同的小組,教師可以制訂不同的檢測標準以及訓練方式,以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信心的形成。
綜上所述,在學習壓力不斷增加的當前環境中,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及時地意識到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關注。同時,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張鑫磊.高中體育分類選項教學模式的應用心得[J].考試周刊,2014,2(24):54-55.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