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數學有了新的教學要求,雖然從目前的教學形式來看,小學數學從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上都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并且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導致教學效率過低,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本次研究從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出發,進一步探究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優化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思想推出后,對于小學數學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實現學生全面可持續性發展。其二權衡好教學時間與教學效益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的時間內,盡可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最后需要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教學有效性發展。在本文當中,首先針對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根據問題進一步提出解決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來看,一方面是教學目標不準確,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隨意性比較強,無法準確地體現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主體比較混淆,并且缺乏明確性,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小學教師都沒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而是將自己放在主導地位上,導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過于被動。最后是教學方法十分單一,忽視了學生的多元智能開發。
二、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優化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通過創設合理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科特征與學習規律,從而在課堂上進行巧妙的情境設置,使得課堂氛圍具有感染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氛圍[1]。
比如在“三角形”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當中,教師需要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學習相關的知識。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拿出一個三明治,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將這個三明治作為三角形的模型對三角形的性質進行講解,比如“三角形是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首先通過三明治作為輔助教學工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三明治本身的形狀來進行三角形性質的教學,這樣一來學生的整體思想都會跟著教師的思維走,這樣一來有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2]。
2.建立和諧互動,營造學習氛圍
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交流比較少,一般都是采用教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方式,這樣一來,學生往往會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而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創建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環境,營造學習氛圍,提高教學有效性[3]。
比如在小數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當中,學生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小數,因此對于教學概念比較模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互動,慢慢向學生引導出小數的概念。如下所示:
教師:同學們有沒有陪媽媽上街買過菜???
學生:有。
教師:那么在結賬的時候都是什么價格?。?/p>
學生:12元5毛、5元2毛、54元5毛等。
教師:是的,特別是我們在超市里面去買菜的時候,得出的往往不會是整數,因此在計算的過程中會涉及這種帶著不同單位的數字組合,而在電腦計算過程中,往往會將這種數字用小數的方式計算,比如12元5毛就可以用12.5元來表示,在小數點后面一位就代表著一個十進制,比如如果是12元5毛3分錢,則可以用12.53元來表示,同理我們其他的價格數字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表示,這就是小數在生活當中的引用[4]。
在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自己將一些數字用小數的方式去表示。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動,在這種互動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并且可以跟著教師的思維自主思考問題[5]。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往往不是教學時間決定的,決定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是教學方式的有效性,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要求提高教學有效性,改變傳統教學策略,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陳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優化分析[J]. 學周刊,2015(32):34.
[2]易立瑛.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優化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5(24):9.
[3]王相陽.關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6,19(19):120-121.
[4]孫廣和.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問題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2).
[5]王相陽.關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6,19(19):120-121.
作者簡歷:程根愛,1971年,本科,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人,小學數學一級教師,一直在一線從事小學教學工作。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