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煥
摘 要:讓實驗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最真實的感受中獲取最真實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真正體會物理學的魅力。我認為,核心素養的提升,一定是一個內化的過程,一定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也一定是學生理解感悟的過程。
關鍵詞:物理實驗;核心素養;路徑研究
筆者在新疆兵團團場從事基礎教育近二十載,以一名中學物理教師的視界,強烈感覺到當前的教育改革應該立刻改變思路,把教改重心放在完善各學科學段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當中去,把傳統的應試教育改為提高學生能力的教育,要充分調動學生個體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學生不斷完善和發展自身素質,最終為國家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作出貢獻。
一、轉變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分析
初中物理教學走向核心素養的路徑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在新的國內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背景下,教育部門提出要“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內容具體化,細化”,要讓學生有帶得走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走向未來,走向社會。國家從戰略層面倡導西部大開發和“兩帶一路”,無不是推進西部落后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要著力于培養適應個人終身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核心素養理念對學生的基本要求,要把原有的三維目標加以提煉和整合,實現以學科為本到以人為本的根本轉變,所以說,核心素養體現了新時代教育的新要求。
二、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路徑
(一)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物理實驗具有真實、直觀、形象和生動的特點,易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觀察老師做實驗,自然會產生自己動手的欲望,看到實際的物理現象和情景,好奇心會驅使產生探其究竟、發現現象背后規律的求知欲望。
(二)讓實驗走進創設情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從大的具體事例中抽象出來的。實驗可以提供精心選擇的、經過簡化和純化了的感性材料,能使學生對物理事實形成明確具體的認識。讓學生進入實驗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實驗、操作等親身實驗體驗,主動去探索新知識、獲得新知識,是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三)實驗促進學生對科學方法的理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許多科學方法是在物理實驗中形成的,如控制變量法、轉換法、圖像法等等。在實驗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經歷觀察、思考、合理測量、處理數據、分析與論證等過程,切身體會實驗科學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有助于學生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信任度和理解力,同時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習慣、正確的操作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學生實驗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路徑
我們所提的核心素養培養不是空洞的,更不是什么“高大上”,其本質就是提高學生素質,增強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實驗既是進行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激發學生發展潛能的重要手段。實驗教學要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之中,通過實踐學生可明白生活中哪些現象可用物理知識來解釋,同時會用物理知識指導生活,為社會服務。
(五)做好信息技術和物理實驗的整合
隨著近年來經濟發展和教育投入,新疆的鄉鎮場中學這些年陸續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了微機室,教室里也安裝了觸控一體機。有很多時候,由于受到實驗儀器和實驗環境的限制,在物理實驗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物理實驗,彌補常規實驗儀器不足和實驗現象不明顯,從而可以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我以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冊“壓強”第四節“流體壓強和流速關系”教學為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就是要求學生了解液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飛機生升力的產生;人們生活中流體壓強和流速的應用情況。筆者設計的教學是這樣的:上課之前,教師通過提問來導入“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教學,當學生跟隨著物理老師的引導進入學習狀態以后,教師用PPT給學生演示相關的實驗,當全班學生對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有所認識之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它們的關系。在快要下課的時候,物理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下課后思考問題。必須正確認識的是,模擬的實驗應該是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實驗,決不能因為怕麻煩將任何實驗都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模擬。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當立足于教材,學習新觀念,掌握新理論,不斷充實自我迎難而上,努力帶領學生打開智慧大門,只有這樣才能深化學生的思維層次,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從而獲得教學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余文森.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
[2]翁乾明.試析“三維目標”之先天不足[J].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