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
摘 要:音樂是一門具有活力、具有美感的課程,但是當前的初中音樂唱歌教學中卻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學生興趣不高等問題,嚴重影響著音樂教學質量。奧爾夫教學體系時當前音樂教學的三大教育體系之一,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將從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概念入手,具體對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在中學音樂唱歌教學中的實踐進行分析。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歌曲演唱
音樂教育是培養初中生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但是在目前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我們發現,大多數音樂課程都是以欣賞教學為主,學生的參與度差,教學流于形式。這種情況導致學生失去了音樂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審美意識。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能夠有效解決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為初中音樂教師,我們必須要更好地將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融入初中音樂教學中去,以此形成更加合理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
一、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主要概念
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是由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爾夫所提出的一種先進而獨特的音樂教學法,通過學生所喜歡的形式,例如兒歌、游戲、故事等來培養學生的樂感和聽力。這種教學方式關注到了學生的內心,讓音樂學習成為享受的過程。具體來說,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參與性
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則要擔任好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這種教學理念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展教學。
2.人本性
奧爾夫認為音樂是人類表達自己情感的重要工具,所有人都可以利用音樂來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他人。因此,在音樂教育中也要尊重人本原則,從人的本性出發來展開教學活動,讓音樂真正進入到學生的心中,以此提升他們的音樂水平。
3.綜合性
奧爾夫認為音樂教學應該將歌唱、舞蹈和文學結合到一起,通過綜合性的方式來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掌握音樂的規律和特點,并以此形成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創造性
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開展音樂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這也是其最大的特點。學生在音樂游戲中不知不覺就學到了音樂知識,提升了音樂能力,形成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初中音樂唱歌教學中的應用
1.開展節奏游戲
節奏是音樂演唱的基礎,初中音樂唱歌教學也應該從節奏開始。教師應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來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體會節奏的魅力。例如,在初中的第一節音樂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有節奏的介紹自己的名字,如四四拍,我叫xxx—|等。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跟隨著音樂節拍來用自己的身體打節奏,如拍手、跺腳等,必要時,還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各個小組利用不同的動作組合來形成多個聲部,以此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致。對于演唱來說,節奏是其生動活潑的語言,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學習的趣味。而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學生更容易產生對音樂的感情,擁有音樂感悟。
2.融入即興舞蹈
在傳統的唱歌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欲極低,無論教師說些什么都毫無反應,導致教學效果極差。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欲望。
教學中的即興舞蹈是指讓學生伴隨著音樂隨意進行舞蹈表演,而這也正是奧爾夫教學法中綜合性的體現,就是將動作、舞蹈等元素與音樂相結合。在唱歌教學中教師可以用這一方式來幫助學生提升歌曲演唱的熱情。例如,在一些歡快熱情的音樂教學時,如《青春舞曲》等,教師便可以讓部分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舞蹈動作來進行即興舞蹈的表演,而另外一些學生可以為他們進行伴唱。以此讓學生感受到唱、奏、跳結合在一起的美感,并提高學生的表現欲望。另外,除了教學中的歌曲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學生所熟悉的音樂來開展即興舞蹈活動,讓學生進行演唱練習,如《最炫民族風》《青春修煉手冊》等。對于學生來說,音樂課堂就是展現自己的舞臺,用自己的身體來詮釋對音樂的了解,讓歌曲演唱的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富有活力。
3.利用樂器配合
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中要求學生必須要參與到音樂的演奏過程中去,也只有如此,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快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選擇樂器,一邊唱歌一邊用樂器敲擊出優美悅耳的曲子。例如,在學習《雪絨花》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去感受歌曲所展示的意境,然后根據自己的感覺去選擇樂器,如三角鐵等,然后由學生自己去組織排練,唱出動聽的音樂。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真正沉浸到音樂的世界中,用心去感受音樂的魅力,盡可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演唱歌曲,更有利于學生演唱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崔旭.奧爾夫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2(3).
[2]曾崢.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運用[J].音樂時空,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