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相比起初中的地理來說,高中地理在教學中要復雜得多,它是高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中地理這個學科來說,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老師選取一個科學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會提高對地理的興趣和相關知識點的記憶效率。“問題教學”這個模式是現在教學當中比較值得運用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高中教學中有很大的應用價值,本篇文章主要就這種模式在這個學科當中有哪些值得運用的價值以及該模式對于地理學科來說有哪些制約因素展開,并且提出了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問題解決”模式;應用策略
一、 引言
對于很多學科來說,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還要立足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培養方向已經成為了現在地理教學中的方向和目標。根據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相關教育部門對每個學科的發展都要求開展教學創新,特別是高中地理的發展要求教學創新發展,這種模式的發展特點是主要突出學生對問題的解決,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點的興趣和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廣大高中老師應該對這種模式進行不斷的探索,使得這種模式在教學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 “問題解決”模式的價值
地理這門學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應用性,就這門學科的很多知識點來說,需要隨時查看地圖,甚至要求學生能夠畫出地圖,同時它具有很多常識性的知識門類。所以使用“問題模式”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應用價值體現在很多方面,有利于學生對世界的認識,這種認識不僅是地理方面的,還有人文方面的認識。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是以一個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圍繞該問題去進行相關知識的探究,從而在探究的過程當中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達到對這個知識點的強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提高了老師的教學質量。在應用這個模式中,老師應該注意要以學生為中心去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來,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推動了高中地理教學的模式創新。
三、 “問題解決”模式的限制因素
(一) 理念缺乏創新
目前在教學當中,許多老師對這個模式僅僅停留在理念上,并沒有展開行動。在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的不足,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來時缺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導致學生對一些需要記憶的知識點不僅記不住甚至不記得的現象。例如老師在開展地理學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地圖的教學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去背去畫圖。實際上,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興趣,但這也是很多老師在教學中所忽略的。
(二) 方式單一
這個模式在教學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完全發揮它的作用。但是現在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老師在運用當中方式較為單一,導致效果不佳,缺乏老師對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指導。比如在一個問題的設計當中,盡管這個問題的設計沒有偏離主要的教學內容,而且問題的設計也結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因為應用時方式過于單一,需要結合多種教學方式,比如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學生不懂或出現錯誤時及時糾正的同時鼓勵學生繼續探索等。
(三) 應用體系不全面
“問題解決”模式逐漸成為目前教學方式中的主流,但是只是一味的運用這個模式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老師不重視問題的解決分析過程,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不夠重視。這個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需要注重其系統性和層次性,所以往往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問題的設置也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有趣性和合理性的結合,所以使用該模式進行教學須建立完善的體系。
四、 “問題解決”模式的策略
怎樣運用這個模式在該學科中達到最好的效果是需要結合目前地理學科和學生的特點進行不斷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需要采取更有效的策略來不斷進行完善。
(一) 理念的創新
無論是在哪個學科中,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無疑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斷進行理念的創新,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才會不斷提高,學習效率自然而然也會提高。在地理這個學科的教學當中一定要重視理念的創新和完善,通過這個模式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學習興趣。比如在開展高中地理圖標的教學當中,文字和圖表的轉化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老師在這個內容的教學當中主要針對“圖文轉化”的問題展開。在“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的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去收集數據,并且先自主進行數據的分析,老師在聽了學生自己的分析后通過正確的講解強化學生在繪制、分析圖片方面的實際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實踐和鍛煉。
(二) 應用方法的優化
這個模式的運用中,運用系統化,各種教學方式有效融合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在開展地圖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到的是這個內容最注重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進行相關問題的拓展,比如在正式教學前面要引導學生收集區域的地圖,除了有利于在課上了解完整的地圖外,更能從小的區域地圖中發現隱藏內容和知識點,兩者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質量。在教學中,老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知識點,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問題解決”模式結合同時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 完善體系
這種模式的運用必須建立在這種教學體系的完善,體系的不斷完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課堂效率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老師在運用這個模式的時候,在問題的設置和課堂的開展中一定要深入研究、實踐和分析,把這個模式去系統化。比如說在開展等高線這個內容的教學時,提出問題后通過學生分組進行頭腦風暴,每組至少再確定一個問題,然后進行分工討論或者查資料等方式對山谷、山脊、陡坡、緩坡等重要地形位置中進行探討,獲得這些圖像的基本方法和規律,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如果出現錯誤,老師應該及時糾正。
五、 結束語
總之,這個模式的運用有利于推動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和完善,最主要的是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加強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提高綜合素質。在不斷的運用中,需要多方的不斷配合才能科學、有效地解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培喜.關于問題解決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7(51):126.
[2]張洋.地理教學實施指南[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尹濤,甘肅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