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甜
摘 要: 創意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實踐,更是難得的素養。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將學習美術知識、訓練美術技能、提升藝術鑒賞能力作為重要內容,忽視小學生美術創新、美術創造、創意思維的開發。美術是綜合的、豐富的,教師要以開放的視野,統合教學資源,營造自主、多樣、合作學習氛圍,讓學生從美術習作實踐中,培養獨立思維,增強創新意識,讓美術課堂成為學生表達新奇想法、創造與眾不同藝術實踐的創意樂園。
關鍵詞: 小學美術 開放教學 創意素養
美術是小學藝術素養教育的重要課程,在美術習作實踐中,學習和運用美術方法,將內心對美的理解進行表現和描繪,從美術創作體驗中獲得心靈愉悅,提高藝術審美素養。然而,一些小學美術教師忽視學生獨特思維、創造精神的培養,教學美術傳統化,教學目標單一化,制約學生創意思維的開發,甚至一些學校將美術課程作為選修課,讓位于其他應試課程,更難以激活學生的美術學習趣味,束縛學生美術創作的主動性、創新性。美術課堂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創新實踐氛圍。鼓勵學生創作練習,激發學生的美術創意,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拓展開放的自由學習空間,促進學生創意素養的提升。
一、明確創意教學地位,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創作
小學生好動、活潑是天性,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更希望自主體驗和探索。這些都是美術課堂創意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要保護、啟發、引領、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的獨特理解、想法、思維進行引導,不能限制學生自由思維。在美術課堂上,對于基本的繪畫技巧、美術理論知識,在滲透時要聯系學生的生活、認知體驗,增強教學趣味性。如一些學生喜歡隨意涂鴉,這種涂鴉繪畫是一種創意藝術形式,我們要尊重學生的自主創作,鼓勵學生多畫、多表現。同時,創意實踐要整合多種美術表達方式,讓小學生在別具一格的藝術習作實踐中獲得想象力、創造力的啟發。相比以往的美術教學,創意實踐教學更注重對學生創意思維的引領。以往在繪畫教學時,一些教師讓學生看著畫、照著畫,一板一眼地模仿繪畫技巧,導致美術習作沉悶、枯燥。教師要給予學生“想著畫”的機會,讓學生根據想象,把握美術創作方向,體驗和感受不同的藝術創作過程。當然,小學生年齡小,對繪畫理論、繪畫技巧的運用有限,教師要依托美術創意實踐,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眼,增進對美術習作的理解和情感培養,多方位發展學生的藝術審美和繪畫創作實踐能力。最后,創意實踐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藝術本身源于生活,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我們要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讓學生自由地表現美、創造美。教師要轉變理念,認識到創意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帶領學生自主表現創意。
二、整合美術課堂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創意途徑
在美術課堂上,創意教學表現在多個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學情、認知特點,整合各類美術教學素材資源,拓展學生的創意表現與實踐渠道。在平時的美術習作中,要鼓勵學生多收集各類制作資源。在手工制作創意課堂上,材料的搜集、選擇、應用要多樣,教師要指導學生提前準備相關材料,從自然界尋找材料、從家庭生活中尋找素材、從廢舊材料中發現新材料,等等。如生活中常見的小石頭,可以利用大自然的小石頭,從不同的色彩、質地、肌理、形態選擇上,進行全面開發,制作石頭畫。這些石頭,有大的,也有小的,有平的,也有凹凸的。先將這些石頭用水洗凈,然后將這些石頭進行分類整理,可以按大小、按紋理、按色彩、按形態等進行劃分;接著,展開創作聯想,想要制作什么主題,想要實現什么目標,也可以利用彩筆,直接在石頭上進行繪畫創作,從中體驗石頭畫的靈活性、多樣性、趣味性。當然,除了生活中的小石頭外,還要舊房改造散落的瓦片,可以將一些廢棄的瓦片進行處理,清洗后用來作畫、制作不同的山水畫,還可以用彩筆、油畫棒、顏料等進行涂色,打造極富特色的瓦片畫。對生活中廢舊材料的開發與利用,學生對創意繪畫的學習趣味更濃了。有學生將家里的線筒帶到課堂,利用水粉等材料在線筒上制作畫卷,讓學生的美術創意得到全面開發。
美術創意實踐教學,還要積極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在手工課堂上,主要通過工具、材料的制作,表現不同形態的手工品,融入學生的想法與意愿,激活美術課堂的創意體驗。在剪紙創意課堂上,可以根據學生的年段差異,融入不同的創意實踐內容。如低年級以剪貼畫為主,引領學生慢慢感受、體驗剪紙方法;中高年級以立體造型為主,突出學生的動手、動腦、動眼協調,通過造型設計、裝飾、變形等手法,提高學生的美術創意素養。當然,在創意美術實踐中,教師要積極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質,特別是在創意啟發、引領上,要善于發現。如某次課間,發現有學生拿著用報紙做的紙槍在玩,瞬間為下一節美術課找到了教學主題,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舊報紙,在課堂上利用報紙制作、粘貼成不同造型、極富多元變化的手工品。對于美術材料的整合,還要突出精致、實用。如廢舊飲料瓶,可塑性強,可以借助飲料瓶制作更多的創意藝術品,布置校園、教室。在美術創意課堂上,可以用剪、刻、卷等不同手法,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也可以融入彩筆、顏料等進行裝飾美化,既實現變廢為寶,又為校園生活增添美感。
三、生動趣味的語言引導,開啟學生的創意思維
美術創意實踐教學,關鍵要啟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小學生充滿想象力,教師要通過美術習作練習活動,讓學生從中體驗創新樂趣,培養審美情感。語言是師生對話的重要媒介,語音導入是最直接的啟發思維的方式。在小學美術創意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將直接影響學生的美術創意思維。某次聽課,該節課是小學三年級的繪畫課,教師在課堂教法上并未融入新穎的思路,但是教師的教學語言卻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在課堂對話中,教師的語言生動、語調平和,對梵高的名畫《向日葵》進行多媒體展示時,從不同視角、不同方向介紹該畫的特征。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學習這幅抽象畫,顯然具有較高難度,但這位教師極具親和力的講解,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作品的藝術魅力,更好地促進學生藝術鑒賞力的提升。我們在美術創意習作教學中,要關注教學語言,提高語言素養,借助科學、合理、趣味的語言導入,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認同,激活學生的藝術反思。事實上,教師生動、形象、直觀的美術語言講解,更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意識。當然,在課堂教學內容導入時,教師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課堂吸引力。對于美術創新思維的啟發,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但對藝術形式的理解、把握相對單一。為此,我們可以在創意的導向下,融入多種藝術手法。如借助書法、面具、雕刻、蔬菜水果、泥土、水彩、粘貼等藝術創作形式,豐富學生的美術體驗,讓學生從中感受多彩的藝術創作氛圍。
四、革新傳統美術教學,從創意寫生中培養創造力
在美術創意教學中,教師要學習新的理念,轉變教法,革新傳統,融入更多的寫生內容,激活學生的美術創意。平時,教師在講臺上以理論化、知識性講解為主,手把手地教學生掌握繪畫技巧。雖然有助于學生理解美術內容,但降低了學習興趣。在寫生課堂上,教師積極啟發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表現,將自己對繪畫的理解表達出來。教師要用恰當的語言、積極的肯定增強學生的信心。寫生教學離不開生活,聯系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的美術創造力。小學生愛想象,在美術創意課堂需要想象,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對的還是不對的,教師都要對學生的創意寫生內容進行鼓勵。如很多學生喜歡畫“卡通畫”,教師在教卡通畫時,就不能按照固定的手法進行臨摹練習,而是要鼓勵學生自己選擇主題,自己設定人物形象,自己描繪創造心中的卡通。當然,在卡通造型上,一些教師明確告知學生卡通人物有一個嘴巴、兩只眼睛、一個鼻子等特征,反而束縛學生對卡通動畫多樣性的思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寫生想法,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創作空間。在生活中,事物存在多面性。同一事物,從不同視角進行分析,其意義、形態各不相同。在小學美術創意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多角度觀察、分析、思考創作,從不同角度發現和創造美。
總之,將學生的創意培養作為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立足地方特色資源,引領學生多渠道開發創意制作、習作主題,挖掘學生的美術創造力。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學習,開展校本美術創意教研交流活動,從美術知識技能、美術審美、手工制作、創新思維等方面,激活美術創意教學,讓學生從美術創作中增強信心,開啟智慧,提高審美素養。
參考文獻:
[1]孫巖.小學美術教學中創意性寫生教學的價值及策略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8(21):176.
[2]吳敏.小學美術創意手工教學策略研究[J].教書育人,2018(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