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提出,教育者也開始注重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通過參與實踐活動,調動起自身的學習興趣,將實踐活動與教學實際進行結合,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逐步提高創新意識和想象力,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一、 前言
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轉變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為了能夠高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們的學習現狀,尋找適合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而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來對教學內容做出反應就是一個有效的開展途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注重加強實踐活動的開展,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本文就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具體方法展開討論。
二、 提升教育理念,改進考試制度
在當下全面素質發展教育的要求之下,教育者對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階段作為學習的關鍵時期,如果學生在此階段當中能夠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堅定的學習意志,就會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為學生思維的轉變和學習方法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作為學校方面來說,為了進一步強調綜合實踐活動的應用性,體現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意義,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升教學理念,改進學校的一些管理制度和考試制度,來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做出基礎保障。首先,在提升教育理念方面,必須讓學校的相關領導和教師深切地認識到當代教育發展下實踐活動對學生個人能力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不斷地進行實踐和改進。在傳統的教學觀念當中,教師來評定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的方法就是通過考試的成績來進行審核,如果考試成績較高,則說明這位同學較為優秀。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學生也不再是單純的通過考試分數來評定是否優秀。因此,考試制度的改進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即學生的最終成績可以分為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各自占有比例。這種形式也可以給學生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釋放自我,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創新能力。
三、 培養教師組織能力,增設活動課堂
活動課堂的順利開展,在有了一定的基礎設施保障以后,就應該注意對教師的培訓工作了,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活動組織能力,無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達不到活動實施的目的,也無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還應當加強對老師組織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組織數學教師參與培訓講座,學習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方法來進行,讓老師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能力,根據學生的現狀來設計活動課堂。比如,在學習“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這個活動時,教師必須將整個活動環節提前規劃好,給學生進行一步一步地講解,讓他們根據步驟來進行活動。例如,首先讓學生明確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公式,并且對所要包裝的紙盒表面積做出準確的計算,再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分配,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固定的任務,有的負責測量,有的負責裁剪等,給學生組織一場合理有秩序的活動課堂,確保學生能夠按部就班地進行,加強對這個活動課堂的認識,同時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這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尤為重要的。因此,教師的組織能力可以大大改善課堂效率,指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活動探究的目的。
四、 基于課堂基礎,改進活動方式
實踐活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中完成,這不僅是提高學習效率,改善教學模式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創作想象的能力。因此,教師為了更好地適應教學的要求,將實踐活動真正與書本知識結合,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初中生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動手能力,老師就可以在課堂探索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在室外進行活動探究。這種形式不僅解決了教室的局限性帶給學生無法發揮潛力的問題,還讓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和實踐結合,增強了數學知識的實用性。例如,在探究《平面直角坐標系》時,為了加強知識認知,就可以在室外進行活動探究。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情境,比如向陌生人問路,陌生人告訴你:“向北走200米,再往東50米就是你要到的地方。”由于這節內容較為抽象,是考查學生的空間構圖能力,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要求較高,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實地測量,將問題中的內容做一個實際的計算,來逐步開發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從中尋找本節課知識點的規律,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五、 自主設計課題,引導學生探究
新時代的教育要求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初中階段,學生們恰好脫離了小學的學習思維模式,就需要早早地建立自主思考的習慣,為上高中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引導學生來自主設計課題和自主探究就顯得很有必要了。比如,在學習完“構建數學模型”之后,有的學生提出,可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實際物品來構建數學模型,加強自身思維的轉變呢?教師在此時一定要鼓勵學生來進行嘗試,先傾聽學生提出的思維構想思路,再根據教學要求和目標幫助他們探究總體的步驟,從準備材料到最后的課題探究,都給出詳細的指導。例如,這個過程中,用到的不僅有立體幾何的知識,也有代數,環保方面的知識,是一個發展學生全面思維的有效方式,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實踐過程作出相應的指導,避免學生出現一些錯誤。由此可見,引導學生來進行自主探究,提升思維模式,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具體的數學課堂中可以多加運用。
六、 結語
綜上所述,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是在新形勢下的教育要求,是符合教育發展的活動,同時需要教育者和學生共同努力,采取積極的教學方式,轉變學習思維,在熟悉的生活情境當中將實踐活動融入進去,促進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從而有效增強學生全面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蘇艷英.“綜合與實踐”活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魅力中國,2018(9):103.
[2]錢冠.論初中數學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的挖掘[J].未來英才,2017(18):35.
[3]徐俊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的幾點思考[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7(10):36.
作者簡介:林光文,福建省南平市,松溪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