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楓
摘 要:對學生而言,在發展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項基礎素養就是核心素養,這其中包含了具體學科的素養和跨學科的素養,主要都是經過后天的培養所獲得的。初中地理這一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對基礎地理的知識掌握、使用地理的技能和怎樣有效學習地理的方法等一些內容,要對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必須從老師和教學等一些方面著手進行。對初中地理進行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做出具體分析。
關鍵詞:初中地理;核心素養;有效培養
近幾年來,核心素養是最熱門的一個話題,已經在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成為最重要的元素,初中地理的教學也是如此。學生在地理這一學科的核心素養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初中地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等。但是,有些老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少會在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適當的舉措使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得到發展。基于此,本文對怎樣在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做出思考與探索。
一、善用提問,培養地理思維
如何進行提問,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提問的過程可以增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提問取得的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和老師的信息交換,從而對教學有著極大的影響。初中地理這一科目對學生在地理上的核心素養發展,同樣來自于提問方式的影響。善用提問,使用合理且有效的方式進行提問,可以對學生在地理上的思維進行培養。對學生進行地理的核心素養培養時將地理的思維放在第一位,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在一系列的地理核心素養中它是占據著指導的地位[1]。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人口與人種”一課的教學時,就需要進行靈活且有效的提問,對學生在地理上的思維加以培養。在講到人口在增長與分布上的特點、三個人種的特點和分布等一些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發現學生思考地理問題時,很難和地理思維進行有效的結合,大多數都是以自己在生活上的經驗作為依據。所以,老師在提問的方式上需要進行改變,當學生在問題的回答上不準確的時候,老師可以對其在課堂上的表現給予肯定,然后再尋找其他那些在地理上有著較強思維的學生幫助其回答,不可以對其進行嚴厲的批評,只有這樣,提問的方式才會使學生容易接受,同時還可以將其他學生的思維方式學會,增強學生地理思維模式的接受程度。
二、注重繪圖,培養地理技能
繪圖這項技能,是初中地理在教學上的重要目標,使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對學生在繪圖上的技能加以培養,是對學生地理技能的增進與培養的一種最重要的方式,更是使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得到培養的措施。地理老師在進行初中地理的教學活動時,需要和初中地理的教學特征進行充分的結合,使用各種各樣的舉措,對學生進行地理圖像特點的講解,適時進行一些動手操作,指導學生繪圖,對學生在繪圖上的技能進行培養,從而使學生的地理技能得到增強,為學生進一步發展地理核心素養提供助力[2]。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地理“陸地和海洋”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對上述文中提到的舉措進行有效的應用,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可以了解與認識七大洲,老師可以一邊進行講解一邊指導學生對七大洲的基本輪廓進行描繪,學生在進行繪圖時,就對每一個大洲有了基本的認識,加深了印象。這個教學措施,使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學生對各個大洲在基本的形狀上進行了有效的應用,提升了學生對地理的技能和核心素養的認識。
三、借助活動,培養地理情感
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不僅需要進行課堂的理論教學,還需要充分開展課堂活動,在最大限度上使預定的教學效果得以實現。課堂活動指的并不是廣義上全部的課堂教學,而是側重于不是單純的說教類活動的形式。因為,傳統教學形式下對文本的內容進行說教,學生的注意力很難被吸引,但是進行活動教學可以將初中生在學習上的興趣激發出來,從而培養學生在地理上的情感。所以,進行活動教學,使學生在地理上的情感得到培養,從而使地理的核心素養得到發展。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地理“自然災害”一課的教學時,就使用上述理論進行教學,把班級里的學生等分為幾個小組,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充分的自學,在課前搜集與自然災害相關的資料,比方說,圖片或者是視頻搜集起來進行統一的篩選與整理,最后整理成一份材料,在上課的時候分組進行匯報。這樣就使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被激發,使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被提升,使學生對地理的情感得到培養。
綜上所述,要對學生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必須從老師和教學等一些方面著手,需要善于提問,培養地理思維;注重繪圖,培養地理技能;借助活動,培養地理情感,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情感。
參考文獻:
[1]顏江淮.如何在初中地理課堂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J].文教資料,2016(22):175-176.
[2]鄧輝.全面理解“中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概念內涵[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5(10):56-58.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