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以及人們的觀念不斷發生變化,在教育事業上的重視度也不斷加強。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對學生的需求進行滿足,尤其是在核心素養方面,核心素養是許多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已經成為教育教學重點加強的環節。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才能達到語文教育教學的關鍵,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因此教師有必要合理地制定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各種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逐漸深入,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已經是教育教學的重點。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有效進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展開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著重對學生知識和素養方面進行培養,學生可以對自身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正確樹立,首先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可以有效地進行語文學習。
一、語文核心素養內容
在語文教學中就應當對學生進行語文正確理解和運用的指導,讓學生可以進行語言的積累、發展思維,可以對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充分適應,培養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多方面能力,重視對學生品德修養以及審美情趣培養,形成優良的個性以及健全的人格,實現其德、智、體、美共同發展。一是語言方面能力的培養。該方面包括學生語言表達、聽說讀寫、文字表達等能力,語言方面對學生文字表達能力進行培養,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闡述自身情感,學生能夠抓住語言中的核心內容,闡述核心思想,很好地展現語言魅力。二是學生情感以及價值觀的培養。對于任何一門學科而言,學生自身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要,教師需要對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行了解,才能掌握學生是否愿意不斷學習,對自身文化底蘊切實提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引導,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等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引導。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
(一)在課堂中加強提問及探討對學生自主思考進行培養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當中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將問題延伸到生活當中,教師可以實施小組討論,根據每一個問題主題,結合道德修養如如何對待他人、人和人之間的互助等等,提升學生自身整體素質水平。
(二)在語文教學中融合傳統文化
在課程安排當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課程進行傳統文化的講解。我國擁有五千年文化,其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及傳承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關鍵,學生在對我國文化歷史了解的同時,可以激發學生自身的愛國情感,讓學生的心理逐漸成熟,讓學生擁有國家榮譽感,進行證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改變以往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教材文章的興趣,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當中感受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與作者具有一致的思想。
(三)在課堂上提高情感的豐富度
要實現初中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提升核心素養則離不開教材內容,而教材中的很多情感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針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也會產生不同的感想,而且會與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具有一定的聯系。因此教師需要對課堂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對文章內容進行有效呈現,通過教材中的知識來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塑造及豐富,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所學習到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進行教學計劃的制訂,先調查學生的情況,采取多數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協助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對作者的思想具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抒發自身對文章的情感。
(四)在課堂上采取情境教學模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或許枯燥,學生無法對學習產生興趣,因此可以采取情境教學,通過學生覺得新奇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從而有效掌握課堂內容。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學習的模式,每一個小組中選擇出一個小組長,小組長進行小組分工,教師會給出一篇文章內容,小組長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分配,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學習任務,有了學習目標會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興趣,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營養,同時也能夠對學生自身思維能力進行鍛煉。當每個組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聽完學生的分享,對學生表現積極的一面進行鼓勵,也指導學生進行改進,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含義,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綜合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更感興趣。
(五)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實際生活
教材當中的文章基本都和生活具有一定的聯系,也可以說課堂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對人們的精神和想法進行反映。因此,教師對學生展開教學時將這種精神帶入文章中,進行課外教學時也可以將生活融合學生思想,兩者之間起到互補的作用,使其密不可分。在課堂之外,生活就是學生的學習平臺,可以通過生活中常見的詞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可以從生活當中學會領悟更多的生活經驗。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生活當中的實踐活動,從生活中尋找課文情感以及生活經驗,讓學生將知識由抽象化轉為具體化,將生活和教學相結合,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
三、結語
教育計劃不斷改革,在教學中應當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主導地位,更多地尊重并理解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學習方式進行制定,通過多媒體等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實施科學性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參考文獻
[1]夏良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C]. 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
[2]劉海清.在“研討與練習”中探尋語文核心素養生長 點——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為例[J].陰山學刊,2017(3).
[3]李晶.信息時代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7(12).
[4]韓安東.中學語文核心素養下的審美鑒賞與創造 ——以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為例[J].中學語文,2017(3).
[5]劉偉.細微之處見精神——語文周報社“語文核心素養與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會高中段展示課述評[J].甘肅高師學報,2017(10).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