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躍源
【摘 要】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開封作為八朝古都的文化名城,發展以旅游產業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是促進開封經濟實現高效、穩健、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舉措與有效探索。旅游景點同質現象嚴重、旅游產業配套設施欠缺、旅游品牌價值挖掘不足是開封旅游經濟存在的現實困境。鑒于此,開封應該深度開發旅游景點的文化價值、加大旅游配套產業的政策扶持、強化開封文化旅游的品牌塑造,以期實現旅游景點的協同發展、游客旅游體驗的全面改善、旅游經濟附加值的快速提升。
【關鍵詞】中原經濟區;開封;旅游經濟;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一、前言
中原經濟區是國家落實中部崛起戰略的重要政策部署,而將中原地區建設成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又是中原經濟區戰略的重要定位之一,開封作為我國的五大古都之一,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旅游經濟開放具有先天的資源優勢。但從開封旅游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開封旅游經濟發展不冷不淡,并且在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下,開封的旅游經濟的整體環境有所改善,但其核心競爭力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提升。根據開封市、洛陽市的統計局數據顯示,開放2017年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5862.6萬人次,雖然比上年增長15.4%,但與洛陽1.24億人次的接待量相比,相差甚遠;旅游總收入483.2億元,雖然比上年增長21.2%,但同期洛陽旅游經濟收入1043.0億元,是開封的2倍以上?;诖?,本文對中原經濟區背景下開封旅游經濟發展的現實困境進行分析,進而重點探究中原經濟區背景下開封發展旅游經濟的轉型路徑,希望對促進開封旅游經濟的發展有所裨益。
二、中原經濟區背景下開封發展旅游經濟的現實困境
(一)開封旅游景點同質現象嚴重,旅游缺乏核心競爭力
開封旅游景點同質現象嚴重是開封發展旅游經濟面臨的首要困境,過度趨同的旅游景點會使得開封的旅游景區缺乏核心競爭力,其具體表現在:一方面,開封核心旅游景區的同質化嚴重,清明上河園、天波楊府、包公祠、龍亭的建筑風格與觀賞景點具有較高的相似度,因此對游客的吸引力不足,且游客觀賞的時間也會縮短,難以留住游客,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下,鄭汴一體化進一步提升,會使得開封的旅游人群遷移到鄭州進行消費;另一方面,開封的核心景點與其他古都旅游景點非常相似,缺乏異質性,故而旅游景點的吸引半徑會縮小,難以提升旅游人次與旅游收入。
(二)開封旅游產業配套設施欠缺,旅游價值鏈條不完整
開封旅游產業配套設施欠缺是開封發展旅游經濟面臨的關鍵問題,旅游經濟覆蓋了游客的吃、穿、住、用、行、游、玩等各個方面,但是目前開封在這些配套產業方面的發展嚴重滯后。第一,旅游居住環境較差,2017年開封星級飯店13家,旅行社42家,同期洛陽星級酒店55家,國際國內旅行社92家;第二,交通直達線路少,許多地方的游客都需要先到鄭州,再轉車到開封,不利于游客來旅游;第三,飲食與娛樂設施不足,難以留住游客,從而使得開封的游客“旅游在開封,消費在鄭州”,旅游價值鏈條不完整。
(三)開封旅游品牌價值挖掘不足,旅游營銷體系不完善
開封旅游品牌價值挖掘不足是開封發展旅游經濟面臨的重要難題,目前來說開封的旅游品牌并沒有真正形成,這源于開封的旅游營銷體系不完善。首先,開封政府對于旅游品牌的塑造缺乏整體規劃,沒有形成穩定、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旅游品牌形象,旅游經濟的定位飄忽不定;其次,開封旅游宣傳力度不足,無論是在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開封旅游宣傳都存在缺位的問題,這造成開封旅游僅覆蓋周邊幾個省市,因此限制了開封旅游經濟的做大做強。
三、中原經濟區背景下開封發展旅游經濟的轉型路徑
(一)深度開發旅游景點的文化價值,實現旅游景點的協同發展
深度開發旅游景點的文化價值是中原經濟區背景下開封旅游經濟轉型發展的基礎與前提,通過旅游景區特色的重塑,實現旅游景點的協同發展。第一,深度挖掘景點的文化價值就是要使得景區的特色鮮明,例如開封的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尤其是宋文化最為璀璨,對于清明上河園的塑造要使景點的景觀與宋文化深度捆綁,增加宋文化體驗的景點與項目,提高景點的文化屬性;第二,形成以文化屬性為節點的旅游路線規劃圖,使得游客的旅游路線更為清晰,如以魏、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金七朝文化為路線,打造特色文化精品旅游路線圖,形成景區的多元化元素。
(二)加大旅游配套產業的政策扶持,改善旅游人群的游玩體驗
加大旅游配套產業的政策扶持是中原經濟區背景下開封旅游經濟轉型發展的重點,通過優化旅游產業鏈條上的各個服務環境,改善旅游人群的游玩體驗。第一,完善交通建設,并且要通過中原經濟區的建設,增加開封與其他城市直達的交通路線;第二,規范區域內的餐飲與住宿運營,制定統一的住宿設施標準,引導商家改善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第三,增加休閑娛樂設施,并且重點發展生態休閑娛樂項目,真正實現把游客留在開封的目標。
(三)強化開封文化旅游的品牌塑造,提升旅游產業鏈條附加值
強化開封文化旅游的品牌塑造是中原經濟區背景下開封旅游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補充,塑造具有影響力的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產業鏈條附加值。首先,在明確旅游定位的基礎上,加大廣告投放,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要提高宣傳頻次;其次,加快對區域內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提高區域文化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再者,推動國家4A、5A級旅游景區和省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并力爭舉辦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從而提升知名度,真正提升旅游產業鏈條的附加值。
四、研究結語
總而言之,發展旅游經濟是開封實現綠色發展、高效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與舉措,符合開封的資源稟賦,應該堅持將旅游經濟做大做強。由于目前開封旅游經濟存在競爭力不強、附加值不高、影響力不夠等現實問題,開封必須高度重視目前旅游經濟發展面臨的困境,并結合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從旅游景點開發、旅游產業配套、旅游品牌宣傳三個層面入手,探究開封旅游經濟發展的轉型路徑。
【參考文獻】
[1]殷小燕.鄭州航空港建設背景下中原經濟區旅游業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15,(11):118-120.
[2]袁長征.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研究——以河南省開封市為實證基礎[J].社會科學家,2012,(5):46-49.
[3]丁永琦.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的開封新區發展策略研究[J].人民論壇,2012,(35):98-100.
[4]白璐.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鄭州經濟發展的SWOT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2,(002):31-32.
[5]羅波,張金鎖,張偉,張甜.資源富集區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的EKC實證研究——以陜北地區為例[J].中國煤炭,2017,43(5):10-15.
[6]王振鵬.基于VAR模型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與環境污染關系的實證研究—以云南省為例[J].低碳經濟,2018,7(3):120-135.
[7]江鑫,顏廷武.基于EKC的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關系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為例[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6,(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