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明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時代全面到來,教育教學領域也隨之發生了系列變革,且顯著體現在具體教學應用方法方面。在此大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們就需要順應趨勢,對自己以往所堅持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等作出一定改變,創新性地將互聯網融于其中,以充分利用網絡輔助教學價值提升學科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目標高效達成。
關鍵詞:高中數學;互聯網手段;教學優化
分析當前高中階段數學學科教學現實情況可以得知,在互聯網與具體教學活動逐步深入融合的過程中,互聯網為學生培養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教師如果善加利用的話,勢必將順利達到預想教學效果,但是在現實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教師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互聯網具體應用教學策略。由此,高中數學教師們就需要就此展開長期的研究活動,不斷完善教學中對互聯網的具體應用方式,優化實際學科教學活動,為所教學生提供更好的幫助。
一、融生活元素于課堂講解,激發學生們數知識學習興趣
一直以來,數學學科都難以像其他文科科目那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數學學科知識較為抽象,而且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將其與自身生活聯系起來,那么具體學習過程的生動性也就大大削弱。由此,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借助互聯網手段將生活元素科學融入課堂教學當中,引發學生們的熟悉聯想,進而將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
例如,在為學生們講解《隨機抽樣》中具體學科知識的時候,我即借助網絡手段增加了一定的生活化元素。首先,我從網絡上截取了一小段展現現實生活的視頻,具體內容為:某學校相關領導想要了解一下學生們對教師的意見,因而他們打算從500名學生中抽取50人來進行詳細調查,于是學校領導就該怎樣來獲取具體樣本展開了交流活動。然后,在課堂上將此視頻播放給了學生,要求他們對相關解決策略進行思考探索。在此過程中,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就聯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產生了解決問題的欲望,而問題的解決卻又需要一定的知識支持,因此學生們慢慢地就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了強烈興趣,益于他們在積極學習過程中逐步增強數學能力。
二、獲取豐富網絡輔助資料,增強數學學科知識傳授效果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輔助材料的應用是極為必要的,而且其豐富性與科學性一定程度上會對教師教學質量的優劣產生明顯影響作用,最終影響到數學學科知識傳授效果。鑒于此,在平時為學生們講解數學學科知識的時候,高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從網絡上搜集豐富的教學輔助資料,同時還要對這些資料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并最終應用于課堂教學,為增強學生知識學習效果增添助力,有益于高效教學目標達成。
例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三角函數》部分內容的時候,首先在課前設計環節,我在具體制定課堂教學活動計劃的時候,并沒有一個人獨自琢磨,而是在互聯網上搜集了許多其他優秀教師設計的教案,從中借鑒了適用于自己與本部分教學的具體措施,有效優化了我所進行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優的學習環境。其次對于課堂練習環節,除了課本上提供的練習習題,我還拓展性地從網絡上搜集整理了一些其他練習題,其中包括“現已知f(x)在(-∞,+∞)上是奇函數,而且當x>0時f(x)=sin x+cos x。當x∈R時,求f(x)。”等等,帶領學生們進行了深一步的課堂鍛煉。借助上述各個環節從網絡上獲取的輔助教學資料,我所開展的數學教學活動即更加優質完善,從而也就在學生們的積極配合下促使學科知識傳授效果顯著得以增強。
三、利用網絡提供課下指導,提高學生數學鞏固鍛煉效率
在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后,高中數學教師通常都會為學生們布置一定的課下復習學習作業,具體既包括對課堂所講知識的回憶鞏固,同時也包括深入的拓展性習題訓練,而且這些一般都由學生獨立完成。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學生們大多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難題,不利于學生學習目的有效達成。由此,高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利用網絡手段給予及時的課下引導,幫助學生解決諸多問題,有益于其學科鞏固鍛煉效率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進行完《變量間的相關關系》相關課堂教學活動之后,進入作業布置環節,我在要求學生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還為他們設置了諸多練習題,如“經實驗測得(x,y)四組數值分別為(4,6)(3,5.2)(1,3)(2,3.8),那么y和x之間的回歸直線方程是怎樣的?”等等,要求學生們盡力作答。課下的時候,我通常會借網絡微信等交流平臺詢問學生們的做題情況,如果學生說有題目不知道如何解答,那么我就會及時給予他們科學指引,引導他們步步深入思索,從而最終得出正確的答案。在我的幫助下,大多學生都可以迅速完成練習任務、打開數學思維,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習自信心,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相關學習活動當中,有益于其能力鞏固鍛煉效率提升。
四、網絡推送微課講解視頻,鍛煉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通常是任課教師們著力幫助學生們擁有的一項優秀品質,意在為學生們持續學習進步提供一項有效助力,而互聯網的發展就為這一目的達成提供了良好的推動助力。由此,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在課下的時候適時推送給學生們一定的微課講解視頻,鼓勵學生們獨立聽講研究學習,從而在慢慢豐富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的過程中逐漸養成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正式開始為學生們講解《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部分數學知識之前的預習環節,我就通過網絡手段將一部分輔助微課講解視頻推送給了學生們,要求學生根據視頻講解理解學習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及相關判定定理、判定直線和平面垂直的方法,了解直線與平面垂直定義的形成過程等等,在此獨立科學預習過程中,學生們即可先自行掌握一定相關數學知識,同時也喚醒了其自身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接下來經過課堂講解,在課下的時候,我將課堂講解過程中所應用的重點微課講解視頻放到了網站上,要求學生自行下載復習鞏固,深入研究,由此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即在進一步鍛煉中實現了大幅度提升。
總之,在當前教育教學環境中,具體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對互聯網這一工具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但卻不是每一個教師都可以利用其高效完成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們有意識地加強相關教學研究工作,優化具體互聯網應用教學措施,促進高中生數學綜合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林清龍.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27):82-83.
[2]鄭新發.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