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的提出,各學科尤為關注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高中政治學科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包括了“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其中,“法治意識”的培育、“法治精神”的弘揚在新的歷史時期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教學經驗,從幾個方面入手,談談在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政治法治精神培育的實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政治課堂;法治精神
一、挖掘中外法學思想,啟迪學生法治思維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當今時代的鮮明特點。弘揚法治精神,就是要在青年學生中樹立對法治的信仰。要想讓青年學生將法治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須讓青年學生了解法的起源和歷史,了解法治精神的內涵和意義。古今中外許多法學家豐富的法學思想,無疑是一筆寶貴的學習資源。
在哲學課堂教學中,我就常常將古今中外各大法學名家的思想融入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帶領同學們穿越歷史,與古今中外法學家們來一次世紀的邂逅。在思辨的課堂中,在與法學家們的思維碰撞中,啟迪思維,拓寬視野,融貫古今中外,讓青年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法治精神的實質和精髓,樹立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
如在政治課堂中,我們還可以開展“法學思想辯論賽”活動。結合學科知識和法治精神,選擇富有時代性的法治話題作為辯點,開展辯論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代表正方和反方,選取自己組支持的觀點,組織辯論。這既可以培養青年學生的思辨精神,體現了政治課堂的特色,又可以弘揚法治精神,啟思明理,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樹立對法治的信仰。
我們還可以開展“法治精神演講比賽”。學生搜集中外法學家名人名言,撰寫演講稿,進行課前五分鐘的即興演講,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拓寬了視野,融入法治精神,提升法治素養,豐富課堂教學,也啟思明理。
二、著眼生活典型案例,提升學生法理素養
法治精神,并不遙遠,法就在我們身邊。只有讓法治精神融入青年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才能更好地踐行法治精神。而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可以選取身邊典型案例、富有時代特色的案例作為模本,將學科知識與法治精神相結合,以案說法,導理明智,初步掌握通識性法理知識,培養一定的法理素養,踐行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這既突破學科知識,又理清法理,讓學生知法、明智,提升法治素養。
如在講授“政治生活”模塊時,我嘗試將熱點法治案例融入政治生活學習,如“憲法宣誓制度”“憲法修改”“民法典修訂”“反腐倡廉”“打黑除惡”等案例融入政治生活教學中去。如講“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性質”時,可以結合“習近平主席向憲法,莊嚴宣誓”案例,以案說法,引導學生思考:“習近平主席為何要帶領委員們進行憲法宣誓?其意義何在?對推動中國法治化進程,樹立法律權威有何影響?”讓學生以案說法,導智明理,樹立法治意識,自覺弘揚法治精神。
法就在我們身邊,以案說法,既突破學科知識,又理清法理,讓學生知法、明智,提升法治素養,一舉多得,還培養了學科素養。
三、巧設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法治素養
將法治精神融入課堂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啟思、明理外,更關鍵還要運用,提升實踐能力。法治精神弘揚除了要讓青年學生內化于心,更重要的是還要外化于行。
如在講到“經濟生活”模塊中第五課《勞動和就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環節,嘗試讓青年學生將所學的學科知識和法律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如可以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開展“法案先鋒”“法治在線”“我來支一招”等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將法治精神落到實處,提升實踐能力,自覺弘揚法治精神。
請學生結合以下“校園欺凌”案例,模擬法庭審判過程,由學生分別扮演審判員、公訴人、書記員、辯護人、被告人、法警等訴訟主體等角色,運用所學知識,模擬法庭審理。
劇情:被告人周某和趙某均系某校同班學生(未成年人,但均年滿16周歲),趙某仗著身強體壯,有同伙相助,經常欺負柔弱老實的周某。某日兩人再起爭執,周某一氣之下用剪刀失手刺死了趙某,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了公訴。
實踐出真知,實踐促發展。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在生活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將學科知識和法治精神融入生活中,更好地踐行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從而也增強了實踐能力和實踐精神,更好地踐行法治精神和理念。
四、自覺弘揚法治精神,樹立全民法治信仰
如何讓法治成為人民的信仰?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人民群眾的法治信仰,就是建立在這種“守法者得利,違法者受罰”的司法、執法過程中,建立在人民發自內心地對法治的信仰和自覺弘揚法治精神上。
青年強,則國強;青年法治,則國法治。每一個青年學生都要認真地學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樹立正確的法治觀,自覺踐行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提升法治素養,爭做一個守法的合格公民。
參考文獻:
[1]趙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治意識[J].中外交流,2016.
[2]韓福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法治觀念培養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7.
作者簡介:林鈿,出生于1983年6月,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廣東省潮州市,當前職務:高中政治教師,當前職稱:中學政治一級教師,學歷:大學本科,雙學位,研究方向:中學政治教育、法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