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讓農村高中政治教學更好地發展,必須采用相應的措施對此現狀進行調整,利用互聯網的發達與優勢彌補備課過程存在的不足,理性利用互聯網技術調整備課內容,掌握課件技術的使用情況,提高備課速率,借助網絡平臺,提高備課質量等都可以有效改善備課中的不足。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高中政治;備課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個領域都在不斷與其結合,以至于有效提高工作速率,給工作帶來更多的便捷,在農村高中政治教學中也能深刻感受到互聯網帶來的巨大影響。尤其是在教學實踐中,高中政治備課的策略在互聯網環境下發生了巨大改變,改善了原來的一些不足之處,教學備課策略得到了創新,使教學更順利進行。
一、農村高中政治教師備課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的教育水平處于比較低效狀態,尤其是高中政治的教學備課過程越來越得不到重視,學校的領導和上級多數時候對此持輕視態度,甚至有很多教師也忽視由于懶惰直接省略教學前的備課過程,和學校保持相同的觀點。農村高中學校的學生都是從小在農村長大,很多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調皮貪玩,基礎知識不好,后天學習不夠,沒有教師的悉心教導和積極督促,想要得到好的成效很不容易,所以老師在備課安排上,和備課內容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果。如果教師不好好備課,不選擇新穎的教學模式,課堂氣氛死板,老師缺少教學積極性,學生缺少學習興趣,整個教學過程事倍功半。很多學校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條件有限,教師難以將教學計劃有序地進行,投入的教學熱情不足,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更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使教學背離了初衷,教學成果不顯著。學生做不到實用性的知識,得不到實用性的鍛煉,沒有辦法做到學以致用,知識過于死板化,學生學的知識局限于課本。這就是農村高中政治教學的現狀和備課現狀。由于各方面的缺陷使很多學生在學習上呈現弱勢。
二、傳統備課的不足
(一)備課環節被忽視
很多老師不能認識到備課的重要性,備課環節往往被省略,或者得不到重視。老師憑借自己的資歷和經驗自以為拿起課本就可以講得游刃有余,殊不知如果不做好備課工作,很難調動課堂氣氛和學生的積極性,沒有提前準備的教學一定不會達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往往被老師忽略的備課環節。這關系著學生學習到知識的多少和學習的認真程度在教學中占很重要的作用。
(二)備課內容不充分
多數農村高中對政治課不作為重點學習的對象之一,所以無論是教育部門、學校領導還是老師對政治課的重視度都不高。學校對老師教學規范性沒有明確規定,導致老師在教學內容上不嚴謹,在備課過程中出現不注意內容的準確性,內容準備不充分的現象,課堂上要呈現出來的內容,都應該在備課過程中體現出來。因為教師可用工具與教學器材有限,所以很多內容不能充分體現出來,原本枯燥的政治課堂更加沉悶。
(三)備課質量不達標
在農村高中政治教學中,老師很少有意識注意到學生真正的感受,老師只是一個灌輸知識的工具,學生是接收系統。正因為如此無限循環,老師對這樣的教學沒有信心,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模式也有抵觸心理,所以老師越來越不將備課當回事,選擇草草了事,多數時間甚至放棄書寫教案,自我發揮,備課質量大打折扣。
三、在互聯網環境下調整備課策略
(一)理性利用互聯網調整備課內容
雖然現在農村發展的很迅速,但城鄉發展依然不平衡,對于農村孩子來說,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較窄,他們學習政治主要依靠課本,對課本知識死記硬背,很難理解他們所學的內容,也不能正確運用在生活中。所以作為一個老師有義務解決這一問題,在互聯網環境下,想解決這些政治問題容易了很多,網絡可以幫助農村師生共享教育資源,老師在備課時利用網絡資源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將網絡與教學計劃有效結合,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積極動員學生關注時事政治,了解當今的局勢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所學的知識,將死知識靈活運用,多關注重大新聞時事,與政治親密接觸有利于創新思維,拓展思路。但也不能過分依賴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對于網絡上的信息要在備課時辨別真假,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在備課過程中合理運用互聯網能推動科學技術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二)掌握課件技術,提高備課速率
多媒體的運用離不開課件的輔助,課件的制作是備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就要求老師熟練掌握課件的制作,靈活運用各種制作課件的軟件。剛開始可能在網上直接下載,經過稍微的更改之后就能使用,但這種方法不是長久之計,想要取得好的教學成果,就得嚴格按照需要自己動手操作,所以老師對制作課件的掌握技能必須有所提高。根據所講內容選取合適的PPT模板,相應的元素,字體的運用,視頻、音頻的插曲播放和課件的整體效果,以及操作流程,只有這些都準備充足,掌握越熟練,課堂效率越高,說明備課越成功。
(三)借助網絡平臺,提高備課質量
備課的任務量很大,要求也很高,所以為了提高備課的質量,農村高中政治老師必須借助網絡,利用共享的資源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找到更合適的備課方案和備課內容。老師可以通過許多正規的網站獲得學習資料、備課資源和教學素材等。同時在備課時根據自己的需要找最合適加以運用。尤其是時事的不定時更新,只有通過網絡才能及時獲取,提高備課質量。另外各個學校的高中政治老師備課時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互相交流,將自己的經驗與好方法分享出去,學習別人的高效方法,互幫互助,有利于備課更快更好完成。
一個優秀的老師是在教學中不斷成長,政治是在不斷變化的,學生要獲得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舊知識,還有近期的新聞。為了呈現最好的課堂,精心備課是最重要的環節。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農村高中政治要提高教學實效已經不是難題,但要想取得最好的效果還得從高效優質的備課開始。
參考文獻:
[1]王迅,周文和.教育十大轉型[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
[2]高宏群.教育智慧200則[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趙金輝(1977—)男,漢族,甘肅省寧縣人,大學本科學歷,甘肅省寧縣第四中學一級教師。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