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軍
摘 要:本文通過對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調查分析,發現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體育課堂雖然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組織形式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創新意識不強。在陽光體育運動大背景下,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改革與創新
一、引言
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體育課出現“嚴肅有余,活潑不足”的現象,嚴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制約了學生的能力發展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必須走創新之路。筆者在實際工作中對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和研究,并沿著新課標理念的方向積極倡導自主性教學,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終身體育意識,以陽光體育運動助推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和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二、研究方法和對象
通過走訪城鎮、鄉村共48名專職體育教師的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對我校初中兩個班102名學生抽樣調查,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體育教學過程: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為主的“三段式”教學結構,運動技術的傳授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2.體育課堂教學形式大都采用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傳統教學模式(如表1所示),即教師從主觀愿望和經驗出發,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產生錯位動作→給予糾正指導→最后評價優劣。整個教學環節教師忙得不亦樂乎而學生被動消極,死氣沉沉,心情壓抑,情緒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出現厭課、逃課現象(如表2所示)。
三、結果與分析
通過調查、培訓交流和信息溝通,筆者認為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雖然從指導思想與基本理念、教學內容與組織形式、目標體系與課程評價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但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由于受綜合因素的影響,底層體育課堂教學仍然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素質教育”“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思想還是不夠重視。
2.課堂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尊重發揮學生的個性方面執行不力。
3.教學的創新意識和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
4.體育理論知識的授課量嚴重短缺,占課現象時常發生。
四、結論與建議
體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程又是增進國民健康的重要途徑。體育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主要渠道,也是體育教師傳授體育技能、運動知識的中心場所。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充分利用“陽光體育是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這個有效抓手,讓“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思想充滿校園,讓體育的真諦點燃每個孩子心靈深處的運動火花,使體育課堂真正成為“激情燃燒歲月、運動美麗青春”的大舞臺。
1.緊跟新課標理念,努力改革與創新
選擇簡單易行,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年齡和性別特征的具有健身性、知識性、科學性、實效性的能激發學習興趣的運動項目,采用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將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大目標相結合,讓學生在增強體能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2.以學生為主體,尊重發揮學生的個性
以學生為主體,尊重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體育課堂教學創新的具體表現。課堂氛圍喧鬧愉悅,學生張揚個性、積極鍛煉,是我們追求的理想課堂教學效果。
3.培養學生情感,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不只是形式上的創新,更注重的是教育思想、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變革。體育課堂的創新要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情境創設法、游戲競賽法、自主實踐法,變注入式的教學為啟發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產生運動的需求。既要教育和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又要讓他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4.重視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與講解
通過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懂得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進行科學鍛煉的基本方法,以適應終身鍛煉和生活娛樂的需要,提升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林崇德.試論創新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00(1).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高翔.陽光體育是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N].中國教師報,2008-4-30(A0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