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林
摘要: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善于結合生活經驗來教學物理。對于學生來說物理知識是非常枯燥的,這些枯燥的物理知識如果要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那么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將會被打消。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中去,物理教師要善于創造性的運用教學策略。
關鍵詞:生活;融入;初中物理;方法
物理教學不但要教給學生一定的文化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素養。我們國家正在發展中,對于人才非常渴求,學生們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教育的重要職責,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善于抓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的提升,關注學生的未來,關注學生對于社會的挑戰,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突出課程的基礎性、操作性,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感受到物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用學到的物理來解釋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一、新課教學引入生活化
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用生活常識用于物理的課堂上,讓學生勾起以往的回憶,教師利用這種回憶來學習物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許多學生覺得物理知識難學,就是因為感覺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較遠,其實物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物理教師要善于把一些生活現象搬到課堂上來,讓學生通過生活來學習物理。也可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邊的物理知識,增強其學習動力,對其“多觀察、多思考”的良好習慣予以有效培養。比如,在教學光的色散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進行課堂導入。拿一個三棱鏡在陽光下照射,讓學生看到三棱鏡把光發散成多種顏色。學生們通過眼睛直接觀察看到在陽光的照射下,陽光被三棱鏡發散成多種顏色,儼然成為彩虹,教師再進行知識的教學就容易多了。這是利用生活中的場景來教學物理知識的方法,學生在課下也會學習教師的教具,自己制作三棱鏡。這種利用生活場景來進行課堂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更是物理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最好的策略。
二、運用多種生活化教學方式
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生活化教學時,需要積極尋找物理知識與生活的契合點,重組教材知識,把初中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課堂,使初中生在學習中增長生活經驗,提高解題能力。還要從傳統的教學方式向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轉變,挖掘生活中的真實現象,讓初中生感到物理就在身邊。在教學《杠桿》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把生活中利用杠桿來進行運用的工具來進行課堂教學,比如,鉗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工具,教師可以把鉗子帶到課堂上來,讓學生看一看鉗子在操作時哪是動力臂,哪是阻力臂,這是讓學生通過實際物品進行課堂教學的方法,另外,還有許多生活中利用杠桿原理進行操作的工具,由于體積巨大,不可能搬到課堂上來,要想激起學生的回憶,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進行課堂教學引導,比如在建筑上蓋樓用的吊車、劃船的船槳,這些工具都是利用杠桿的原理制作而成,學生通過多媒體看到后,思維立時被激活了。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利用多媒體圖片展現在屏幕上,通過教師為學生講解這些工具使用時的原理來加強學生的認知,讓學生來加強物理知識的教學。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在課下根據自己學的杠桿原理制作一個天平就更好了,學生在制作天平的過程中會感受到杠桿在生活中的運用。這種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能夠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生活與物理知識的關聯,是學生學習物理最好的方。將生活化的物理情境引入課堂,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三、構建生活化教學實驗
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物理實驗,有助于學生對各種物理現象以及知識產生深刻的認知,對于學生更加高效的掌握物理知識重點和難點具有重要意義。而要想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積極構建生活化物理教學實驗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初中物理教師結合教學實際,詳細進行初中物理知識重點和難點的劃分,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生活化物理實驗操作中來,在自主操作中,對物理問題、物理現象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最終為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教學《摩擦》這一物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看在體育場上體育健兒在舉重比賽時的動作,然后提出疑問,為什么在舉重之前要先往手上涂東西呢,這些東西到底有什么作用。通過這一問題來讓學生知道摩擦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并且我們在實際的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摩擦,有時需要減小摩擦。比如在滑旱冰時穿的旱冰鞋就需要減小摩擦來實現快速在冰面上滑行。在這一生活化物理實驗基礎上,學生可以對重點以及難點物理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對于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四、返回生活注重物理的實踐
在實際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傳授物理知識給學生,不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將所學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之中,為人類造福和服務于社會;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最終的目標就是為了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為人們帶來便利和快樂,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物理知識,用于解決生活中比較簡單的問題,在幫助學生鞏固物理知識的同時,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和作用,進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的積極主動性,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物理科普講座和物理實踐活動,促進培養初中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即加深學生對技術、科學以及社會關系等方面的認識,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比如,教師在講解電源相關的物理知識點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一個實踐性的家庭作業,調查自己小區中電池的情況和對于陳舊電池的處理方法,充分調動初中生對學習物理知識點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綜合素質。
物理知識就是用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的,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知識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聯系實際,并且要善于把物理知識運用實際生活中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參考文獻:
[1]田軍.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研究[J].學周刊(旬刊),2015(1).
[2]史娟.試論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新課程(中旬),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