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云
摘 要:小學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對學習可能會產生極大的厭煩,但是學生對于自己的生活卻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妨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全面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小學階段學生知識儲備量以及思維方式并沒有形成一定的系統性,如果教師在數學課堂上一味地采用灌輸式課堂教學方式,這樣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發揮,同時也會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下降。因此,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吸引學生的數學學習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進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
一、運用生活情境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意義
在過去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主要采用灌輸式課堂教學方式,這樣的方式比較單一,并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生活情境的構建與傳統課堂教學存在很大的不一樣,主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虛擬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在這個過程中結合學生的主動性,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生活情境在小學高效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1.引入生活故事情境,保證趣味性與教學內容相結合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由于小學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多小學生并不能真正地喜歡上數學,甚至在課堂上逃避數學知識的學習。那么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是當前數學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生活情境的具體應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數學知識的難度,教師可以在課下充分了解學生當前的生活狀態,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創設生活情境。教師對于喜歡故事的學生,可以引入生活故事情境,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數學課堂教學方式,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證趣味性與數學內容相結合,促使學生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為學生接下來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生活中的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生活中的故事情境,然后代入數字,“我的家里一共有三口人,爸爸、媽媽和我,爸爸的年齡是31歲,媽媽的年齡是30歲,我今年8歲了?!崩眠@樣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認識數字,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并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利用多媒體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數學探究能力
小學生非常喜歡動態感的畫面,如果教師一味地給學生講解數學知識,反而會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也就沒有辦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渲染氣氛,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同時,也應當注重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這一教學目標比較符合新課標教學目標。當前小學生不僅活潑好動,而且對新鮮事物也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情境,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變化的圖形”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讓學生認識一些圖形,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圖案,并設計問題,多媒體播放設計圖形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利用多媒體創設生活情境,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3.結合生活實踐創設情境,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
數學知識的學習并不是簡答的公式以及圖形,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互聯系,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牢牢地掌握數學知識的生活性,結合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實踐情境,融入數學知識,進一步縮短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并通過這樣的高效的生活實踐情境的創設,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全面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
例如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面積”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概念,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最熟悉的課本,讓學生將語文課本與數學課本進行比較,探究哪個課本的面積最大,或者利用學生熟悉的硬幣,比較一元和一角的大小,進而引申出面積的概念,通過生活實踐,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合理地運用生活情境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全面地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范維明.情景教學推動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解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0).
[2]孫子涵.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學困生能力提升為基本對象[J].學周刊,2017(3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