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純兵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現階段的學校課程教學過程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知識記憶過程,而是一個以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核心素養”一詞已經成為現階段學校課程教學過程中被廣泛提及的重點詞匯。因此,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不僅是高中政治課程教學質量提高的要求,也是促進學生政治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培養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教學實踐
政治學科是一門以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培養學生的理性意識、法治思維,強化學生政治參與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的學科。要想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就要樹立以提升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的政治課堂教學理念,優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對政治知識的學習和探究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的政治認同,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識、理性意識和政治參與能力。那么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該如何優化政治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培養呢?下面我將結合教學實際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一、對比教學,提升政治認同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對比教學法是一種能夠鮮明地突出所學知識的主要特色的教學方式。對比教學的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強大的思維或視覺沖擊,引起學生的思維震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妨以對比教學的方式介紹我國的政治制度,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我國制度優勢,提升政治認同。
例如,在“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一課中的“政治權利與義務”部分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對比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政治制度、提升政治認同的。
在講解“政治自由”這一概念之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如下兩種觀點進行了對比:
(1)政治自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分別以上述觀點為基礎展開了現實聯想,最終在結果與現象的對比中掌握了政治自由的準確定義。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以對比教學的方式展開政治知識教學,讓學生在對比中找到了政治名詞正確解讀方式,深化了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從而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了我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提升了學生的政治認同感。
二、案例教學,樹立理性意識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現實案例為依托、展開知識教學活動的教學方式。以案例教學法展開政治知識教學活動,有效強化了政治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構建了生活化的政治知識探究情境,促進了學生政治事件分析能力、理性思維能力以及法治意識的培養,提高了高中政治課程教學質量,培養了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養。因此,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以案例教學的方式,促進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財政與稅收”一課中“征稅與納稅”知識點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就是以現實案例為依托展開政治知識教學的。
首先,我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展示了某事件的相關報道。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上述事件進行了分析,在分析過程中深化了對國家稅收性質的認識,形成了依法納稅的政治行為觀念,培養了學生的理性意識和法治意識。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對上述案例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樹立了理性看待社會現象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政治參與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法治意識,促進了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活動教學,體驗參與過程
活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課堂教學方法,以活動教學的方式展開政治課堂教學活動,有利于豐富學生從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情感體驗,豐富學生的政治參與體驗,提高學生的政治參與能力。
例如,在“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一課中的“民主決策”部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組織了一次“學校收費問題”聽證會。首先,我將全班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扮演人大代表、學生家長、學校校長、媒體等不同的角色,參加模擬聽證會。然后,我讓各小組學生按照各自的身份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觀點。最后,我讓學生在模擬聽證會的召開過程中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切實參與到學校收費問題討論的過程中。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以組織聽證會的方式強化了學生的政治課堂參與,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明確了如何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調動了學生的政治參與熱情,提高了學生的政治參與能力。
總之,要想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養,就要樹立以政治核心素養為核心的政治課堂教學目標,將對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政治課程教學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提高政治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孟慶英.淺談高中政治學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15.
[2]許艷霞.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方法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25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