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偉
摘要:小學六年級教育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處理簡單問題的方法。然而,處于這個時期的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存在一定的依賴性,習慣根據自身已有的處理問題的習慣去解決問題。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問題,學生很難理性解決。而畫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將抽象的問題,通過圖形變得形象化,便于學生更好地理清數學知識脈絡,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對此,分析畫圖教學的概述,提出畫圖教學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畫圖教學;六年級;小學數學教學
小學數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解決問題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在數學問題解決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夠訓練學生分析、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數學知識過于抽象,部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對于小學六年級學生而言,如何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學習興趣,一直都是教師較為關注的話題。而畫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將數學知識脈絡以圖形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進而提升學生數學理解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一、畫圖教學概述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畫圖教學具有關鍵性作用。實際上畫圖教學是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借助圖形的形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使學生通過圖形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在數學幾何圖形學習中,借助畫圖教學幫助學生分析幾何中的知識脈絡,借助圖文并茂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有助于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地運用畫圖教學,立足于學生,以學生發展需要為導向,結合數學知識,引領學生畫圖,促進學生掌握畫圖策略,進而使學生借助畫圖教學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能力。
二、畫圖教學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尊重學生主體性
在畫圖教學中,只有學生成為教學主體,才能夠發揮學生教學主動權,使學生享受、體驗學習過程,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進而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成就感。反之,如果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一味地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會使學生形成機械式學習模式,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授學生畫圖策略,發揮學生主體性,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究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動手動腦中解決數學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知識中,教師引領學生開展實踐動手動腦活動,借助圓公式,引領學生采取畫圖策略,繪畫圓的面積,使學生能夠通過畫圖清晰地知曉圓的面積,之后教師講解例題,并且以畫圖策略再次引領學生繪畫例題內容,將例題內容通過畫圖直觀地展現出來,讓學生知曉畫圖對自身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進而促進學生掌握畫圖方法。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育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學好數學知識有助于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畫圖教學對學生學好數學具有促進作用,同時以畫圖教學為導向開展的數學教學,也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補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重視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以問題為導向,鍛煉學生畫圖策略的運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應用題解題中,教師可以采取列表的形式畫圖,首先引領學生閱讀題目,強化學生審題能力,之后提問學生,讓學生找尋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帶動學生解題熱情,之后在解題中,找尋幾名學生來進行解題,教師引領學生畫出題目中的關鍵詞,讓學生對關鍵詞進行思考,教師根據關鍵詞列出表格,將數學知識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主說出自身的解題方法,教師幫助學生糾正解題思維,引領學生完成一道題,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為學生今后的解題打下基礎,之后教師再為學生出幾道題,讓學生根據教師畫圖的思維進行解題,使學生邊解題邊畫圖,使畫圖策略成為學生解題的好助手。
(三)增強學生畫圖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畫圖教學的運用,進而提升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質量。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很強,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充分運用這一點,通過問題設置,引領學生畫圖,讓學生借助畫圖過程分析數學問題,增強學生畫圖意識。例如,在解決關于花圃面積的習題中,如果學生僅靠閱讀題目,是無法知曉其中的解題條件的,這時教師引領學生,讓學生構想如何能夠得到完整的解題思路,引領學生去畫圖,借助圖形將數學知識點呈現出來,使學生形成畫圖意識,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解決問題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對于小學六年級學生而言,要想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需要教師引領學生運用畫圖教學方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圖形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清其中的數學知識脈絡,進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金春,王清.畫圖:突破解決問題重難點:小學低年級數學“圖式化”教學思考與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11):41-45.
[2]龔愛美,張莎莎.利用畫圖法解決小學數學問題的教學心得[J].華夏教師,2018(19):32-33.
誗編輯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