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泗
【摘 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師資隊伍對教育工作建設產生的影響是絕對的,在當前的教育發展形勢下,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師德建設,在具備知識素養的前提下,要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素養,強化思想道德建設,為教育實踐工作提供助力。怎樣強化師德建設是目前我們需要集中思考的問題,這也是本研究的關鍵內容。
【關鍵詞】師德建設;人文素養;教育發展
【中圖分類號】G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75-01
引言
師德建設是保障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只有在自身思想道德建設上達到一定標準才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具備引導學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黨十八大、十九大以來,充分重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引導教師立德樹人,為人師表,不斷提升人格修養和學識修養,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筆者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更應該關注師德建設問題,在自身建設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強化自身思想道德建設,構建極具人文素養的校園氛圍。目前的師德建設工作還沒有得到相應重視,因此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深化改革,樹立科學意識。
一、重視學習交流平臺,內化師德要求
師德建設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將師德建設融入各個工作環節,使師德建設內化為我們的自覺行為。我們要積極參與學校提供的學習和交流平臺,如師德報告會,學期開學要開展師德報告活動,工會組織,選擇三五名教師作為主講人,報告的體裁以教育敘事為主,讓主講人敘述自己的教育故事,這些真切的教育案例,體現了教師的智慧,其本身起到的教育效果會讓廣大教師產生效仿的意愿。此外,還要利用學校建立的網絡溝通平臺,如教師話吧、微信群等,針對學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經典教育案例,談論自己的見解,體現主流價值觀。
二、堅持終身學習,不斷完善知識結構
在師德建設工作中,我們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知識素養提升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知識教學是我們需要承擔的基礎任務,因此我們要強化知識結構完善,依據社會形勢變化,樹立自我學習意識[1]。第一,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馬克思主義是形成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的理論基礎。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我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優勢、思維優勢,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強化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建設,吸收傳統師德建設思想中的精華部分,掌握教師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探索師德建設的理論要求和實踐方法,促進自身道德修養提升,為學校的人文教育氛圍建設提供助力。
三、自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克服職業倦怠
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克服職業倦怠感,也是實施師德建設的重要一步,教師的心態對自身從事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和職業觀念會產生很大影響。目前教師職業的工作壓力逐步增加,過大心理壓力很容易使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感,因此為了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我們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心理建設問題。首先,正確認識職業壓力,教師的職業壓力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特點,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正確認識職業壓力,做好心理準備,只有這樣在教學工作中我們才能夠做好“臨危不亂”,并在此基礎上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壓力應對策略制定。同時,我們要認識到職業壓力的兩面性,促進壓力和動力之間的有效轉化,規避不良心理影響,形成積極的職業工作態度[2]。其次,掌握科學的自我心理疏導方法,在實踐工作中遇到中遇到挫折,要結合情感轉移、體育鍛煉、娛樂消遣來自我疏導,在工作期間和同事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使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減少患者的職業壓力,提升自我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積極投身實踐,提高師德水平
教育實踐才是促進師德建設的最佳陣地,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們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投身實踐,結合實踐教學要求多角度完善自身的理論知識、明確師德規范,促進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有效轉化,優化師德建設由外化到內化的過程。實踐教育工作是教師的日常工作,幾乎每天都在從事這部分基礎工作,且最能夠體現教育工作者的職業特點和要求,也是具有針對性的師德建設過程,如在實踐教育工作中,教師能夠成為學生的“榜樣”,是否主動關系學生、能否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同事關系,這些都需要在教育工作中進一步實踐。可見,我們只有結合實踐教育工作,才能夠自身在師德建設中的不足,并克服不足、完善自我。真實的職業體驗和情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真實體驗,其更加可貴。南宋詩人陸游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3]。這也啟示我們在師德建設工作中,要強化自身的師德修養,注重實踐教學工作中的經驗積累和情感體驗,以此收獲更多。
結語
綜上,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我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工作經驗,分析了師德建設工作開展的基本路徑,首先是重視利用學校提供的學習交流平臺,內化師德要求;其次是堅持終身學習,不斷完善知識結構;第三是自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克服職業倦怠;最后積極投身實踐,提高師德水平。在以上觀點論述過程中,還有很多觀點有不足之處,需要筆者在今后的實踐工作中繼續總結和完善,也需要同行們提供指導。為了推進現代化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強化教育建設、優化改革措施是我們目前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而師德建設也是教育改革的關鍵一環,我們作為教學工作者,要具備完善自我的意識,在實踐工作中強化師德建設,為教育工作提供師資上的助力。在具體的師德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構建創新教育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海玲,王霞,文榮彩.淺析良好師德的表現及形成途徑[J].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3,12(04):116-117.
[2]李南,白曉,李愛國,胡立虹,王志清等.應用型大學教師必備素質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2(05):165-166,170-171.
[3]汪耀,田貴生,陳靜飛.教學文化影響師德養成的心理機制探尋[J].上海教育科研,2015,12(01):465-46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