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要】數學實踐性作業指的是讓學生通過作業的形式,去理解課堂上接觸的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以實踐性為行為特征的數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實踐性也為學生架起了數學與生活的橋梁。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夠真正培養學生養成獨立的工作能力和習慣,發展學生智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應該以貼近生活,富有趣味性,追求創新性為宗旨。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性;設計要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34-01
一、聯系實際,增強“生活性”
我國雖然已經提倡了多年的素質教育,但是實際上依然以應試教育為主。長期以來,數學給人留下一種枯燥的刻板印象,好像數學學習就是在黑板上像發條似的演算,對于數字的處理計算,好像嚴重脫離了生活實際。但是事實上,數學一旦脫離社會生活實踐,就會給人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這樣的感覺使學生難以產生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厭倦,在心理上就產生一種對數學學習的抗拒,教師在教學上,學生在學習上,從這兩方面看似乎都和我們的生活相距甚遠[1]。其實,生活處處皆數學,數學貫穿著我們的生活,從商品的買賣,到距離、時間等,這些都離不開數學。那么數學的實踐性作業就顯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正是一個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的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對學生有了積極的引導,這對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都是大有裨益的。眾所周知,數學在升學考試中占有非常大的分值,也是最容易拉開差距的科目,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這無疑就相當于輸在了起跑線上。
小學數學教師對于實踐性作業的設計必須貼近生活,結合實際,使實踐性數學作業具有“生活性”,只有這樣的設計才是有意義的,對學生真正有益的。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設計計算家中水電費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找出本月家中的電費單或者水費單,讓學生計算出本月家中需要繳納的水電費,還可以和家長一起完成這個作業,讓家校聯合的更加緊密,共同為孩子的進步努力[2]。這種計算家中水電費的實踐性數學作業是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作業設計,在完成這種作業時,因為結合生活實際,學生的積極性會非常高。另一方面,這種貼近生活的作業設計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家中的生活開支,也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用電的美德。將數學與柴米油鹽,與國計民生聯系起來時,有了一番鮮活的意蘊。
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對于實踐性作業設計的要點進行探究。《確定位置(一)》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的知識,也認識了簡單的路線,具備了初步的觀察、操作等活動經驗,建立了一定的空間觀念[3]。針對這樣的學習內容,在課后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實踐性作業,例如可以要求學生用最快捷最安全的方法找到自己家中的位置,或者是好朋友家的位置,可以要求學生設計出路線,變成周末的大作業來布置。此課的學習為第二學段,既是認識圖形知識的繼續,又是今后學習坐標、一次函數等知識的基礎,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4]。因為我們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接觸到確定位置的問題,這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布置這樣的實踐性作業有助于學生快速將這樣的數學問題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二、激發學習熱情,增強“趣味性”
在學生心目中,數學老師宗給人一種嚴謹、守舊、刻板的印象。數學知識雖然確實枯燥但是這與長期以來的教學方式也有關。布置數學作業是學科教育流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學科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數學教師在每堂課后布置相應的作業,使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鞏固和消化,向教師進行學習情況的及時反饋,便于老師及時解決難題。課后作業是課堂的延伸,也是師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有很多教師只是把布置作業看作提高學習成績的必要手段,而忽視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心理年齡特殊,學生學習中的興奮水平是學習效率的重要保證。所以,在實踐性作業的設計中,要關注學生的興趣點,這樣有助于充分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下冊第24頁中主要學習的是生活中的變量,其目的是結合具體情境,用表格、圖像、關系式呈現變量之間的關系,體會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互相關聯的變量,讓學生充分感受互相關聯的變量。在生活中,很多事物在發生變化。如:人的年齡、身高、體重在變,我國的人均收入、生產總值等等都在變化,象這樣的會變化的量,都稱為變量。要使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中互相關聯的變量就要創設相關情景,加深學生的理解,在課后設計作業時可以增強一些趣味性。例如布置學生分別測量自己的身高體重,以及自己父母、爺爺奶奶的身高體重,還可以布置讓學生體驗跟隨大人超市買菜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充分感受單價或數量的改變會引起總價的改變。
三、深化教學改革,增強“創新性”
在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中,學生的頭腦、眼睛、嘴巴等多方面都得到了解放,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由,天性得到解放,智力得到開發,學習的主動性也明顯增強,數學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相當有益的。作業的布置,是教師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機智
的體現,只有通過精心設計,仔細把握難易程度,不要只是為了讓學生完成任務而布置。作業的設計與課堂教學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要擺脫以往的題海戰術,加強進行創新性的嘗試,還應該遵循數學思維的開放性[5]。傳統的作業過于強調答案的惟一性和確定性,新課程理念倡導作業內容應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讓學生解答問題時有一定的思考和實踐,答案也要有一定的開放性。因為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本來就是靈活多變的,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新啟發,教師不要過于追求結果的統一。在進行實踐性作業的設計中,融入創新的理念,嘗試改變作業形式,甚至是作業評價的模式等等。
四、結束語
生活處處皆數學,生活本來就是五彩斑斕的,應當將數學學習融入生活的實踐之中,以實踐性為指導的同時增強生活性、趣味性以及創新性。小學數學的教學應當以實用為主,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生活、理解生活。
參考文獻
[1]吳瑞芳. 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之我見[J]. 新課程(上), 2017(6):188-188.
[2]尹素文. 計時器制作的“風波”——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與思考[J]. 山西教育:教學版, 2018(2):35-36.
[3]張萬銀. 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探究[J]. 甘肅教育, 2017(7):71-71.
[4]謝紅芳. 作業,教師獻給孩子們的禮物——校本課程視域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實踐與思考[J]. 師道, 2017(4):21-23.
[5]官明杰. 如何有效設計小學數學拓展性作業[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7(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