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會 姜洋 鄭春丹
摘 要:翻譯能力是聽說讀寫能力發展的基礎,是影響跨文化交際成敗的關鍵因素。然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內容,存在很多問題,致使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質量不高。要改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必須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作為翻譯教學的重點,翻譯教學才能真正達到使學生能夠逾越中外文化差異的鴻溝,實現零障礙交流的目的。
關鍵詞:大學英語 翻譯教學 跨文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a)-0-02
翻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部分,對大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翻譯能力是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基礎,提高學生翻譯能力是為各個行業輸送具有高英語水平的人才。然而,翻譯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中外文化差異給翻譯帶來的障礙難以突破。因此,只有從跨文化視角入手進行翻譯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一直都是大學英語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開展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缺乏整體規劃,目標不夠明確。雖然大學英語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的,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能力,但是,絕大多數大學英語教材和課程的設置都分為綜合和聽說兩個部分,并沒有單獨設置翻譯教學部分。大學英語中,翻譯教學比較分散,基本上只有在課文理解和課后練習當中才會涉及。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計劃的設定和教師備課的過程中,對翻譯教學也不夠重視,很少有翻譯教學相關的內容,這翻譯教學的目標不清晰,自然不會成為教學活動的重點,沒有統籌規劃,翻譯教學的隨意性比較強[1]。即使一些院校開設了翻譯類的選修課,但由于參與課程的學生人數不多、課時有限、側重于理論,對學生的翻譯能力也沒有實質性的改善。
其次,缺乏跨文化意識,教師素質仍需提高。一直以來,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主要聚焦于翻譯技巧的運用和詞匯、句子以及語篇的理解上,近年來,雖然對翻譯實踐的重視程度逐漸增高,但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仍然很缺乏,使學生即使掌握了翻譯技巧,理解了文本的意思,也無法翻譯出地道的目的語譯文。教師不但需要精通理論知識、具備翻譯實踐能力,而且需要掌握豐富的中外文化知識。然而,大學英語教師雖然具備理論知識,但翻譯實踐的機會不多,了解國外文化有限,使得教學效果難以盡如人意。
此外,缺乏教學創新,教學模式僵化。大學英語課堂要兼顧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課堂時間緊張,能夠用于翻譯教學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充足,教師在翻譯教學方面的鉆研程度也不夠,因此,翻譯教學依然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2]。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內容往往依據課文內容而定,難以形成體系,教學活動仍然以教師講解為主,很少采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無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
總的來說,大部分大學生只是掌握了翻譯理論,對使用英語的國家的風俗文化等方面的情況理解不足,使譯文無法達到母語使用者的程度,學生的翻譯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2 跨文化意識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意義
良好的跨文化意識能夠使學生像母語使用者一樣思考問題,消除中外文化差異,能夠在翻譯當中譯出符合母語使用者表達習慣的譯文,使跨文化交流更順暢,因此,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可以促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傳統觀念的轉變。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培養學生能夠無障礙地與英語母語使用者交流的目的。傳統翻譯教學遠遠無法達到教育發展的需求,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需要進行徹底的轉變[3]。只有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識和知識,才能轉變傳統教學以單純的詞匯、語法講解為主的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為著眼點進行教學,實現進行有效的英語交流的目的。另一方面,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可以提升大學生的英語翻譯水平。文化風俗、生活環境、歷史背景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差異使跨文化意識在翻譯當中尤為重要。單純進行詞匯、語句的翻譯只能夠使譯者表達基本的意思,無法表達深層次的意思,有些時候甚至還會產生一些誤差。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能夠使其對中英語言中所蘊含的不同的思想價值觀、社會文化、習俗禮貌、思維邏輯等都能夠恰當地體現在譯文當中,從而使譯文真正地達到信、達、雅的水平,使跨文化交流順暢無障礙。因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對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3 跨文化視角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措施
要從跨文化視角改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更好地培養高等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設立明確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目標,明確跨文化意識在翻譯教學中的地位
由于對英語國家文化了解不夠,很多學生在翻譯過程中都會感到非常困惑。要改善這一狀況,需要在教學中對中外文化及差異進行一點一滴的積累。這就要求教師明確跨文化意識及能力在翻譯教學中的地位,才能確保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能夠貫穿于翻譯教學始終。
3.2 利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
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從多種途徑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如運用多媒體或事物演示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和理解中外文化,任務教學可以促使學生深入探索中外文化,合作學習和討論使學生能夠互相學習和分享中外文化,比賽和辯論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中外文化的動力。
3.3 推薦可靠的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了解中外文化差異的渠道
要發展學生的跨文化翻譯意識和能力,必須使學生有充足的接觸純正的英語文化的機會。只有學生接觸的純正的英語文化資料足夠多,才能翻譯出地道的譯文。在翻譯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英文書籍、報紙、網站、視頻等,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文化,使學生能夠浸潤到英語文化當中去,逐漸體會中外文化差異,翻譯能力自然得以提升。
3.4 加速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素養
教師無疑是翻譯教學活動當中的引導者,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影響著翻譯教學的開展情況。因此,教師應該盡可能地爭取參加講座、培訓等繼續學習的機會,充實自身的中外文化知識,并應用到翻譯教學當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4 結語
從跨文化視角設計并實施教學活動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必然趨勢。只有從跨文化視角著手,才能使學生的翻譯能力能夠達到無障礙跨文化交際的目的。中外文化差異是龐雜多樣的,教師不僅要以跨文化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為主導思想,而且要從多個角度落實到翻譯教學當中。跨文化視角下的翻譯教學還需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行愛.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37(9):91-93.
[2] 劉帥.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談翻譯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英語廣場,2017(4):94-96.
[3] 李家敏.跨文化意識對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J].海外英語,2018(1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