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與普通班和以往的訂單班、冠名班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現代學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傳承,由校企共同主導人才培養,設立規范化的企業課程標準、考核方案等,體現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我校與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開展的機器人專業校企合作班,就是公司選派了十余位優秀的一線工程師,擔任機械裝配、電氣工程技術、機器人安裝調試、焊接機器人和鈑金折彎機器人運用等專業學生的“師傅”,面向該試點班,10余位學生師傅,手把手地將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教訓傳授給學生,實現教學與一線崗位需求的“零銜接”,從而達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職、校企聯合培養”的目的。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校企合作
一、 傳統校企合作與現代學徒制的區別
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雖然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教學過程,但學校是絕對的“主角”,企業僅僅是“小配角”,企業的積極性不高,以前我們學校也和多家企業開展過以用工為主多種校企合作模式,但效果都不理想,也不能滿足現代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而現代學徒制在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專業人才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和獨到之處。我校與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開展的機器人專業校企合作班是采用現代學徒制的基礎上建立的校企合作模式。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供應商。致力于為客戶提高自動化與信息化水平,主要為客戶提供包含流程信息化、制程自動化、傳感、測試與控制技術等技術支持。我校和偌博特公司成立現代學徒班可以在“產品導向”生產組織形式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創新、自我實現與終身學習等教育理念的實現。師徒之間是一種平等合作的關系,對人的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提出較高的要求。同時“產品導向”的生產組織形式能夠為學徒的學習提供最佳的學習條件。在整個過程中,企業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中發揮主要作用,“不能被其他各種形式的真實企業之外的實訓所取代”。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主動為我校提供技術人員做專業教師,并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結合了企業的各項技術要求,同時兼顧到人員素質要求等,學生在畢業實習階段就可以融入企業的實際生產。
二、 制定現代學徒制班級的教學流程和教學文件
通過前期與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協商談判,達成合作開辦現代學徒制班級的共識,于2017年元月在福建工業學校簽訂“福建工業學校與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合作開辦現代學徒制班級”的協議。同時舉行該班級學生的拜師儀式。
成立現代學徒制教學班級,制定現代學徒制班級的教學流程和教學文件。
1. 本次是以15級機械相關專業的學生為主體,通過老師推薦,學生自愿報名,再進行面試方式,最終確定施圣瑩等十位同學。組建機器人專業的現代學徒制專班,并任命專職班主任全程跟蹤管理。建立每個同學的學習,工作的成長檔案,便于分析組建該班的成效。
2. 制定現代學徒制班級的教學流程和教學文件,邀請機器人行業的專家:其中包含東南汽車的技術總監郭樹槐先生、交通技術學院的李林教授、職業教育學會的專家組成員、我校教務科長魏麗燕老師、機械科科長徐志英老師及相關課程的老師和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的翁偉總經理和部分車間的技術骨干,組成學術小組,通過多次研討,制定出該班級合作一年的教學流程和教學文件。
三、 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具有明顯的特征
1. 學生雙身份,既是學徒又是學生;該班的學生盡管已經參加企業一線的生產實踐,但還不是企業的員工,是學徒身份,還沒有辦法為企業產生利潤;學生除了白天參加生產過程,晚上還要上課學習,還依舊是學生的身份。
2. 教學雙主題,除了學校,企業也是教學主體;該班學生先要在學校學習機械類相關的課程,參加整個教學安排的實訓過程,獲得機械加工的基本能力;再到企業接受各自師傅指導,參加整個機器人的組裝生產,不同于自動生產線的安裝、調試、生產運營管理等多方面的學習。
3. 雙師資培育;該班學生既接受學校的規范職業教育,又能得到企業里各個技術能手的指導訓練。該班的學生在校內學習專業知識,再到校外企業實習,通過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不僅獲得理論知識和經驗學習,也在校外實習中逐步積累經驗,成長為一名“工匠”。這是其余學生所無法獲得的。
4. 教學過程控制;該班配置有專班班主任,對全班同學的工作生活、安全方面、每天學習情況做全程跟蹤。為每位同學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其中包含:每個同學的學習和工作計劃、每天的學習記錄、聽課筆記、周小結、月小結、學期小結。在輪換崗位時,還要寫對前一個崗位學習情況總結。并做好一年合作期的跟蹤分析。
5. 學校和企業在學徒制教育中,相互服務共同獲利;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自動生產線設備及為生產企業提供生產方案的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業務拓展過程中,時常遇到的問題是“能不能一起提供生產管理人員?”也意味著是否能培養大批熟悉自己設備的生產、運營管理的技術人員已經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而通過和我校的合作開班,企業可以嘗試逐步解決這個瓶頸。自然企業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作為學校而言,通過這樣的合作,可以打造出一些精品班,培養出一批符合企業需要的真正有技術“工匠”,同樣能促進學校的招生和發展。也就能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
四、 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下的校企合作的成果
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機制中,要注重學校教育和企業教育的銜接,通過課程和教材的開發,滿足企業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聘請企業高級工程師、技能大師參與學校課堂教學和技能指導,彌補學校高技能師資的不足,真正實現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1. 學校在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和各位專家的幫助下,完成機器人專業的課程設置,相關課程的建設,并建立機器人應用專業的焊接、鈑金、碼垛、搬運等機器人的實訓車間。為學生提供在學校期間的專業實習實訓條件。同學們通過在學校期間的學習,掌握以上幾種機器人的操作,機器人控制程序的編寫,再結合機械類專業的其他實訓條件,這幾年來,學校成功開設了機器人專業的班級,開始為我省部分企業輸送機器人專業的學生。
2. 學校培養的機器人專業選手,連續兩年在省技能大賽中獲得第一名,參加國家技能大賽也取得很好成績。第一個機器人專業的現代學徒制專班的每個同學都已經成長起來,都考取安川機器人應用技能資格證書,其中施圣瑩同學已經可以獨立承擔焊接、搬運、碼垛機器人的安裝調試工作,蘭貴鵬同學也成為公司外派江蘇銀河電子下屬工廠的機器人生產線應用管理人員。其他幾位同學在工廠的生產線上也能夠勝任獨立值班。
3. 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現在已經是學校機器人專業的校外老師的培訓基地,三年來已經有陳婷、鄭瑞卿、叢樹毅、徐志英、林健清、蘇啟訓、黃蝦珠共七位教師到工廠接受機器人的操作應用培訓,也都考取相應的安川機器人操作資格證書。
校企合作一方面是學校主動適應企業所需,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可謂是合作共贏。我校和福建渃博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從合作成立第一個機器人專業的現代學徒制專班起到現在已有三年時間,其間連續組建三個班級,今后也將繼續合作。因為這種合作班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和企業實習期間的無縫對接,各位師傅手把手地將實戰中積累的經驗教訓傳授給學生,實現教學與一線崗位需求的“零銜接”,從而達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職、校企聯合培養”的目的。學生在整個學習期間很有獲得感,增加學生自身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樂趣,慢慢地他們也就可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工匠”。
作者簡介:蘇啟訓,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