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語文課程是以閱讀教育為中心展開的教學活動,閱讀教育的質量與學生語文素養息息相關。在新課程改革施行后,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內容形式都有改變。但縱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育,基礎常識的單方傳授仍然占領著教育的中心地位,過分重視表層常識的學習而疏忽深層含義建構的淺表化教育現象還普遍存在。這種缺少深度的閱讀教育導致學生最終取得的僅僅一些記憶性言語常識,語文能力、思想品質、文明品格并沒有得到有用提升,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 引言
“核心素養”,是小學語文閱讀的重點,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來說“語文核心素養”是必須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閱讀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文章表達的意思,但是語文閱讀對學生的要求卻不僅僅是這些,小學語文的教育應該從語文基礎知識、平時語言的學習積累和語言使用技能方面來進行培養。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自己在長時間的教學與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加速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習。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未把握好閱讀內容
在平時的拓展過程中,教師挑選閱覽內容應避免:第一擴展內容無序,第二擴展內容不精,第三擴展內容類型單一,第四擴展閱讀主體不明。教師應從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出發,盡量選擇與教材內容程度相當甚至稍微比教材淺顯的內容讓學生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基本都能讀懂,如果內容稍微深些,就要考慮篇幅適當短小,而且要有一些閱讀指導,方便學生學習和理解,才能使學生讀得懂,記得牢。我們認為應根據不同的目的選用不同的擴展閱讀類型。
此外,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閱讀方式已經多樣化,所以我們的擴展閱讀方式可以包括文本方式,也可以有音像資料方面的擴展,圖片資料的擴展,通過文字和圖片的理解來擴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習效率。
(二) 沒有良好的閱讀氣氛
想要營造一個好的閱讀氛圍就應該先開放學校圖書館,并且保證及時更新圖書,只有開放圖書館才能保證學生有書可讀。低年級孩子喜歡從眾,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講故事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只要有空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也可以在課堂中間穿插,還可以利用班會時間,教師便可以給學生講故事,學生一般都喜歡聽故事,只要聽到老師要開始講故事了,便會一個個坐直身子,全神貫注聽得津津有味。有時候老師可以故弄玄虛在孩子聽得入迷的時候戛然而止,講頭留尾,制造懸念,這樣用不了多久班上就會出現一些小書迷,他們往往會在聽過故事后向老師打聽出處,這樣我們的目的便達到了,久而久之班上的小書迷會越來越多,把孩子們的興趣吸引上來以后便可以趁機在班級設立圖書角,營造班級良好的閱讀氛圍。
三、 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措施
(一) 靈動講堂何處是——叩問于傳統講堂發問背面的“謎”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管用什么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總會伴隨著一些問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情況,就是老師提的問題學生不經過思考就能回答出老師想要的答案,所以這種情況是不是學生真的學好了呢?肯定不是。我們知道的方式通常有兩種,第一就是開放式問題,問題的答案需要加入回答者自己的理解,答案不是唯一的;第二就是封閉式問題,答案只能是“是”或者“不是”。我們知道語文教學所需要的便是給讀者一個個性化的閱讀,需要知道的是讀者的理解和感悟,既然如此,那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是”或者一個“不是”能夠說清楚的。而是需要回答者自己闡述。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提問,就應該選擇開放性的問題。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還有一個要點就是語言思維能力的訓練,對一個人來說思維能力的體現就在他的邏輯性上。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要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設置一些具有邏輯性的問題。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要求,針對相關教學內容,設置一系列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二) 營造良好閱讀氛圍,促使學生主動閱讀
閱讀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如果能讓他在學校更好地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那么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讓無聲的環境變成有聲的語言,學校應根據學生的需要充實學校圖書館,同時讓學校空白的墻壁變成學生的閱讀內容并且保證時常更新,不斷地為學生提供擴展閱讀的資源,保持閱讀的興趣。充分利用班級的圖書角,沒有書籍的班級是沒有靈魂的,班級圖書角的書籍可以來自學校圖書館,也可以是來自學生的捐贈,老師應嚴格控制,保證書籍的合理性、健康性、多種類、多學科。
學校還可以設立專門的閱讀課,依據課標和學生推薦展開豐富合理的閱讀。
(三) 分析不同文章的核心素養教育功能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重點在于學生對文章內容是否可以理解,只有學生全方位的理解了所讀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后才可以理解其中的核心素養。當然,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離不開老師的指導,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并且利用貼合實際的方案或者傳統文化來開展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通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了解,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四、 結語
語文閱讀是小學階段最基礎的學習內容,這一內容的學習對其他科目也或多或少有些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應局限在課堂上,還應該融入平時的生活中。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也應該著眼于學生的自主發展,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促進語文教學整體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陳平輝.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8(8).
[2]高利婷,宗和杰.有效開展拓展閱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3).
作者簡介:
李萌,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北灘鎮北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