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師應該特別重視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必須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策略
閱讀是學生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一個過程,是學生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閱讀材料的思維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不僅有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還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現狀
(一) 不關注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認識不夠,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往往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總是以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而并沒有關注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雖然教師花費了時間與精力指導學生的閱讀,但教學效果卻不明顯。
(二) 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卻居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常常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個人閱讀,這就導致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不出來。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閱讀教學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感,直接影響閱讀教學的效果。
(三) 學生的閱讀量不夠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量至少達到40萬字,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閱讀量遠遠不夠,即使有一部分學生會進行閱讀,也是僅僅局限在教材的內容上,對課外書籍的閱讀卻很少,因而學生的閱讀量不達標,這就直接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 太注重學生的閱讀結果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一般是進行提問,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并且常常將學生能否找到正確答案看作是評價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標準,反而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閱讀方法等不甚關注。漸漸地,也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只有當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了興趣以后,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進行閱讀,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閱讀的效果更顯著。否則,沒有興趣的閱讀就會被學生當作是一種學習的負擔。所以,小學教師只有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進行。
對新奇的事物充滿探究的欲望是每一個人的正常心理,尤其是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更容易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究欲,加之小學生的思考主要是通過感性思維進行的。所以,創設情景對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就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視頻和圖片,在情境中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效果會更佳。另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的課外讀物,并且定期與同學進行分享與交流,尋找與學生的共同話題,這樣不但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還能激發學生的主動閱讀性。
(二) 創造閱讀的環境氛圍
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如果學生長期處于緊張的學習環境之中,干什么都會變得小心翼翼,因而學生的自主性就發揮不出來。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并在閱讀中享受到快樂和滿足。只有當學生覺得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時,才會從內心想要進行閱讀。所以,創造閱讀的環境氛圍對于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教師要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通過師生間友情的不斷深化,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平易近人,而不是高高在上,這樣才能為閱讀氛圍的創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由于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向師性,很容易模仿教師的行為,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以身作則地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在班級里形成一股良好的閱讀風氣。最后,在教師的帶領下形成閱讀風氣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讀后感的交流,可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讓同學們暢所欲言,勇敢發表自己的閱讀見解。長此以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 拓展學生的閱讀量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的閱讀量不夠。雖然,小學語文教材是經過精心安排的,也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但是畢竟內容有限,所以說要想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僅僅依靠小學語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進行課外閱讀。通過豐富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思維,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由此可見,小學生只有在進行大量的閱讀后,才能保證閱讀能力的提升。另外,課外讀物的品種繁多,內容廣泛,學生在進行選擇的時候一定不要盲目,一定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這樣才能有效促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否則得不償失。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雖然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教師通過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等,一定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進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宏偉.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72.
[2]王士英.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7):82-83.
[3]杜麗媛.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85.
作者簡介:
李明乾,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直灘新泉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