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利 郭俊娥 梁小英
摘 要:在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大背景下,實施翻轉課堂不僅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文章以高職課程路基路面試驗與檢測教學中“環刀法檢測土的密度”為例,從學情背景介紹、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反思等幾方面入手,探究了教師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實施
1 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而“翻轉課堂”教學重新建構學習流程,學習階段中“信息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不僅提供了視頻,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吸收內化”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同時,信息技術的支持使復習檢測方便快捷,學生觀看了教學視頻之后,可以及時進行自測,并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學生的回答情況,能夠及時地通過云平臺進行匯總處理,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1]。教學視頻另外一個優點,就是便于學生一段時間學習之后的復習和鞏固。評價技術的跟進,使得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能夠得到實證性的資料,有利于教師真正了解學生。因此,翻轉課堂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了解和接受[2-3]。
2 學情背景介紹
本次授課內容為高職土木工程檢測技術專業核心課“路基路面試驗與檢測”課程的一個知識點。大部分的交通類高職院校的“路基路面試驗與檢測”教學一直采用理論課與實踐課教學相結合的模式。理論課過分地依賴教師課上對知識點的灌輸,教學關系就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在這樣的課堂上,“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雖然近些年來引入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但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習主動性、實踐參與率等方面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觀,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時代學生對于學習的要求。
由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主持建設的土木工程檢測技術專業資源庫被列為2018年度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備選庫,而“路基路面試驗與檢測”課程是該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目前,課程團隊在智慧職教平臺上已經建立標準化課程,根據學情分析,結合學生特點在智慧職教云組建4門個性化課程,課程在智慧職教平臺上資源總量11.966 G,視頻時長1 125.55 min。這為課程實行“翻轉課堂”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實現了把課堂教學與手機移動終端有效地串聯起立,使手機變成了很好的輔助學習工具。
3 教學設計與實施
3.1 學習者分析
(1)本課程是針對高職土木工程檢測技術專業大二學生開設。隨著高職招生形勢的變化,高職大學生入學成績偏差,但其中大部分學生都愿意學習,希望可以提高成績。學生的學習情緒化較強,對感興趣的東西學習積極性較高。而對于內容枯燥的則學習效率較低。
(2)土木工程檢測技術專業招生時文理兼收,所以存在多種生源結構,學生感知過程、思維方式存在差異。
(3)學生們在信息時代中成長起來,接受新鮮事物快,信息技術工具運用熟練,是信息網絡達人。
3.2 教學目標分析
“環刀法檢測土的密度”為土木工程檢測技術專業核心課“路基路面試驗與檢測”課程學習情境一—公路路基工程檢測中的第10個知識點,課時為2學時,課程性質為“理論+實操”。本次課程理論知識記憶量大,實操環節易出現操作錯誤。該部分內容通過學習游標卡尺的使用、環刀法檢測土的密度的試驗步驟及結果評定方法,要求學生能對環刀的外觀尺寸進行準確量取,合理運用儀器設備完成檢測,并對試驗檢測結果進行評定。通過小組討論、協作完成試驗視頻制作及試驗報告整理,并將結果上傳至云課堂學生作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提升職業素養。
3.3 教學設計思路
依據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構建高效課堂三部曲:課前、課內和課外。課前教師利用智慧職教云課堂提供微課視頻,學生自主學習、整理收獲、提出問題;課中教師運用平臺功能,圍繞調動思考力的高效課堂、建立合作意識的團隊合作課堂和任務驅動的學生中心課堂3個建設目標,設置4個教學環節,通過“測驗”“討論”“頭腦風暴”“小組PK”等平臺功能,“激活”每一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課后完成評價與反饋,教師據此進行后續教學任務的制定,動態調整教學內容。
3.4 教學實施
教學實施包括3個階段的教學設計,具體教學過程如表1所示。
3.5 教學反思
(1)操作動畫、試驗視頻等新型學習資源,能將碎片知識系統化,理論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及學習積極性。
(2)課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課堂完成試驗操作練習,能真正實現“做中學,學中做”,達到“做學結合”的目的,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3)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重構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效地解決重點及難點問題,提高授課效率。
(4)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精確數據作為教學決策參考,教師能充分、動態掌握學生學習效果,使教學過程更有針對性,有的放矢。
4 結語
“翻轉課堂”是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學利用學生擅長的移動終端平臺,改變了以教師教授為主的單一固定模式,顯著提高了教學效果。希望能夠通過本文的教學設計探討,對其他同行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緊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設計,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孫曉梅.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高職“圖形創意”為例[J].無線互聯科技,2017(18):86-87.
[2]張漢萍.基于藍墨云班課的高職數學翻轉課堂教學[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151-153.
[3]郭俊娥.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信息化教學設計[J].陜西教育(高教),2017(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