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教育視野也日趨國際化,近年,高中間的國際交流非常頻繁,2013年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校有幸參與了同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朗塞斯頓的紐斯特德學院(NEWSTEAD COLLEGE)合作辦學項目,從該項目開始實施之初,筆者就擔任了的中方班級班主任及數學學科的教學工作。在該項目不斷地推進和完善的過程中,不僅雙方師生實現了多次互訪,更為可貴的是同對方交流與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許多,也明白了與世界交流的重要性。教育作為推動一個國家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更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與方法,真正做到與世界共同進步。數學雖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便對于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澳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文章就我校與澳大利亞的合作辦學中的數學教學進行一些分析。
【關鍵詞】 中澳合作辦學 數學教學 體會
引言:
我國在古代就有與外國交流學習的記載,當今快速發展的科技力量更是拉近了世界的距離,讓世界的交流溝通變得緊密起來,尤其是我國近幾年來發展迅速,與世界聯系更加密切。我校參與了與澳大利亞合作辦學項目,實現了共同進步、互相學習、擴大國際視野的目標,不僅學生在該項目中受益良多,還對我校的辦學理念、育人機制、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有非常多的幫助。但在中澳合作辦學的數學教學的道路上,我們依舊在探索中。
一、中澳合作辦學的意義
中澳合作辦學對高中的發展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在現代化發展社會中,世界都在強調一種合作意識,全球也形成了一種合作氛圍,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在與澳大利亞的合作辦學中,我國不僅能了解更多國外先進的知識文化,也能在別國的發展中改善和反思我國的發展。學習別國的教育方法,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同時也為學生未來步入全球化的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得到了進步,我國未來的發展就有了更好的前景。
例如,在我校高中教育中依舊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相對于澳大利亞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刻板了許多。在中澳的合作辦學中,我校可以學習澳大利亞教學課堂上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實現師生平等,多形式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提升學習效率。
二、中澳合作辦學中數學教學中的差異
(一) 語言的差異
在兩校合作辦學中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交流的語言問題,雖然世界已經變得更加緊密,但是語言的差異卻依舊存在。在中澳的合作辦學中,對高中生來說,數學本身就是一個很復雜的學科,而且在高中能熟練運用英語的學生也不多。運用英語向學生講解數學問題,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在中澳合作辦學中的數學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不僅要有專業的數學知識,還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能用英語把復雜的數學原理解釋清楚。
事實上,在現行的高中數學教材中,數學的學習對于許多學生用中文講解和表達已經比較困難了,但是改成運用英語將這些知識講解清楚已經相當的困難了,學生要通過英語理解、表達、運用,難度就非常的大了,因而,我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對于較簡單部分的內容選取特定的章節實行英語教學。另一方面,讓澳方駐我校的外籍教師對教師進行培訓,以增強我校教師的英語水平。
(二) 教學理念的差異
同時我國與澳大利亞在文化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高中的數學教學中,我國是以學生學習到知識,能獲得較高成績為教育目的,而澳大利亞則更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更加注重學生各個方面素質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考察兩國也存在許多差異,中國主要是以考試的成績測評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澳大利亞則是通過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與相應學科成就來測評的。對于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我國側重于數學公式的熟練運用和拉高解題應試能力,而澳大利亞卻注重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及數學興趣的培養。兩種教育理念的差異在中澳合作中造成了很大的碰撞。而且學生使用的高中教材兩國差異也較大。澳方的大學入學考試教材,在某些章節會比中方的難度更大,他們的教材更傾向于提高學生的知識面,有許多大學的內容(如微積分)在高中階段要求都比較高。
以函數部分為例,對比兩國的教材發現,我國現行教材針對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將函數的學習內容進行具有邏輯上的劃分,把學習的內容由淺入深的進行排序,同時中間還加入一些需要運用的知識點分章節的學習。而澳方的教材更多的在闡述存函數的應用以及在數學學科上的地位,差異相當明顯。
三、中澳合作辦學中數學教學所存在的問題的建議
在中澳合作辦學數學學科教學中,需要先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引導學生了解數學方面的英語專業術語,才能使學生能順利完成后期數學的學習。當然教師的適應和英語水平的提高是另一個更為重要的課題,在合作辦學中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較高的要求,要將數學知識了解的足夠透徹,還能熟練運用英語進行講解。當然也不能一直使用英語,還需要運用我國的語言創造一個雙語課堂。對于兩國教育理念的差異,我們需要結合自身的狀態,進行合適地調整。對于數學教材的選擇,可以對兩國的數學邏輯進行合適地整合,對比兩國教材的差異,對相同的地方進行更詳細的地分析,對不同的地方可以在討論后得出結論,綜合兩國的意見再進行修正,撰寫適合運用于中澳合作辦學的數學教材。學校層面,還應該向學生深入地介紹中澳合作辦學,讓學生更加明確這種教學帶來的積極意義,在學習之初就端正態度,意識到參與中澳合作辦學的重要性。同時對自身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對未來的發展和奮斗目標要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充分利用中澳合作辦學,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四、結束語
知識不斷更新,人類只能不斷學習才不會被淘汰,一個國家的未來掌握在努力學習的少年手里。虛心學習他國優秀的教育能力,讓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中澳合作辦學讓我校對西方的教育形式有了更多的了解,中澳合作辦學中,數學教學還需要很多改善與提高,中澳合作的最終成果一定會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 王維,聞黎明.例談中澳中學數學教學對比及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旬刊,2016(11):63-66.
[2] 張維忠,林琪瑜.中澳教材中的數學探究比較——以初中“相似”內容為例[J].教育學術月刊,2017(7):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