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海靜
【摘要】 情感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生的數學情感直接決定學生學習的效果與教師教學的質量。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情感教育方式,為學生營造情感交流的氛圍,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較為深厚的情感,讓學生樂于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樂于思考和探究,達到高效率的教學。本文中,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闡述了情感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高中數學 情感教育 興趣
新課程改革對于教育教學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情感是人們對某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感受。情感是學生學習效果高與低的關鍵,教師要善于運用情感教學策略,將學生知識、能力培養和學生情感培養相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數學情感教育的概念
數學情感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認知因素的同時積極主動地發揮情感因素對教學的作用,在心理學、教育學和情感教育理論的指導下,考慮學生的情感心理特點,發揮情感的動力、感染等作用,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產生愉快的感受,從而增強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
教學活動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情感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與質量。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學生的心理,通過恰當的途徑和方法,激起學生健康、積極的情緒體驗,以高尚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學生,促使學生自覺的進行學習活動,真正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情感教學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情感
數學是研究現實生產生活中數量關系的。它以客觀存在的實體為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堂教學內容,使它的“用處”無處不在,為此教師要用數學教學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如:從具體數字的運用擴展到用字母代表數字是一次飛躍,都體現了數學的無處不在。高中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由于邏輯思維性較高,如果引導不好,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為消除學生這種心理障礙,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認真上好引言課,充分挖掘好幾何學科的特有美,為學生“懼怕”心理的消除打下基礎。為此,教師從上第一節課開始就應牢牢抓住學生,建立起學生對幾何的渴求情感。巧妙構思、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可以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愉悅情感,而教師要善于運用數學之妙吸引學生。
(二) 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培養學生學習情感
數學教學通常被學生認為是最“無情”的、枯燥的、難懂的,是沒有情感的概念、定理、公式的集合,但實際上數學教材內容中卻具有許多引發情感的因素,數學美主要表現為和諧美、對稱美、簡潔美和奇異美,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發現這些美學因素,學生無疑就受到審美價值的熏陶,為陶冶學生高尚的理智情操提供了極好的材料。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只從認知角度考慮,關注如何把數學公式、概念和定理講清楚,只注意講解的條理性、邏輯性以及計算演示中的正確性,而很少想到教學的情感性和趣味性。教學方式可分為“接受式”和“活動式”兩種,因此,并非只有通過以探究學習為主的活動式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受式的教學同樣可以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因此,要使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樂于接受,就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性加工。盡可能使教學內容超出學生預期,引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三) 借助生活體驗創設學習數學的情景
教師可以借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講解數學知識,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達到事半功倍效果。比如在講授“數學歸納法”時,在講解時引導學生想象這樣的場景:學校停車處整齊擺放的一排自行車,假設每輛自行車間距符合一個條件:若前一輛自行車不小心撞倒,則后一輛也一定被前一輛自行車撞倒。試想,若第一輛自行車不小心被撞倒,那么其余的自行車會怎樣?學生答:全被撞倒!但這是什么原因呢?學生通過短暫的交流,很快悟出兩條:第一,第一輛自行車被撞倒;第二,當前一輛自行車被撞倒時,后一輛也跟著被撞倒。教師可借機切入話題:我們的數學家就是根據類似于自行車被撞倒的事例,總結出了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歸納法。水到渠成,接著引出數學歸納法的三個步驟。通過創設這樣的數學情景,不僅使學生容易理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信心,培養他們的情感因素。
(四) 教師在提高自身素養中培養學生學習情感
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價值取向和是非觀,能夠對身邊的人和事作出自己的判斷。我們數學老師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在平時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飽滿、積極的態度引導學生去領略數學世界的奧秘。贊可夫曾經說過:“如果教師本身就是一支燃燒著希望和熱情的火炬,學生就會自然癡迷于知識的獲取。”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不僅需要教師更新觀念,提高專業水平,更要加強個人素養的錘煉,給學生留下溫文爾雅、陽光熱情的良好印象。例如教師在教學“集合”一章時,為了讓學生明確不同集合的區別,加深對是非空集合的理解,教師可形象地將其比喻成空盒子放進空房子,房子不空。諸如此類形象的語言既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抽象的數學知識,又讓教師的良好素養在事例的信手拈來中得以展現,自然贏取了學生的敬佩,無形中拉近了學生與數學學科的距離。
綜上所述,教育是培育人的藝術。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具有濃厚的情感,要讓高中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技能,培養他們的數學思想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其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為他們成為有用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程兆偉.試論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J].教育現代化,2017(03).
[2] 潘梅耘.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中學數學,2017(11).
[3] 錢農文.高中數學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