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義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歷史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好歷史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反映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充分思考。讓學生掌握歷史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有效促進學生歷史素養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知識整合,導學設疑
在歷史課堂上,應引導學生做好歷史筆記。但是,應該注意的是,這些筆記并不是將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而是記錄下本課所涉及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最后記錄下講座中遇到的難題。在匯總時,可以把課文中出現的歷史名詞記下來,將它們串聯成歷史發展的線索,這對未來的知識整合和合理的復習具有很好的果??梢哉f從他的筆記中可以看出,評價一個學生有沒有好好聽課從他的筆記就可以看得出來。歷史知識的整合是重要也是必要的,能有效幫助學生理好每條時間線發生過什么重大事件、事物與事物間的聯系或將復雜的歷史簡化。學會導學設疑也是研究歷史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只有產生疑問才要解決,才會提高自身水平。例如:很多學生在學習《偉大的歷史轉折》這一課時都會產生“為什么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時期的遵義會議呢?”這種問題能很好地將已學知識與新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復習,又能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理解。
二、體現學生的主觀地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過去的傳統歷史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將歷史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和記憶知識,教學效率低下。在新課程改革精神的指導下,教師應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比如在進行《“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巴黎公社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最終以失敗告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讓學生從課本中、課前復習資料中尋找有關史料進行論證,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在教材中,拿破侖三世色當失敗被俘,法蘭西第二帝國隨之崩潰,法國社會矛盾加劇,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巴黎公社”的形成原因和歷史條件進行分析和整理,從而在進行“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歷史條件的查找和分析,并進行互相的探討和交流,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進行歷史知識的深入學習和探究,這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形成具有關鍵的作用。
三、重視互動交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因此,在設計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方法和情境體驗方法,積極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學生的互動。在師生、生生互動中掌握所學知識。例如教師在設計唐朝相關歷史知識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穿越”的教學情境,有效引導學生分別從政治制度、農業政策、商業發展等進行探討,最終掌握所學知識,增強學習感受。同時,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設計中也要注重當地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如筆者在設計鴉片戰爭時,特別注重林則徐在巴楚的有關史料的運用,很快就拉近了學生與所學歷史知識的距離,使學生在筆者設計的熟悉的歷史而又現實的場景中相互交流,在合作探究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建立科學的課程評價機制,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傳統的教學評價強調的是結果,而忽視了過程,重求同而輕求異,評價目的片面、范圍狹窄、手段單一,已經不能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已成為課程改革的重點,已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立足點。多元教學評價應側重于評估學生的學業成績,如歷史知識,學習能力,思維方法和道德素質,還要考慮到學習的其他變化,如對所學習內容的情感傾向、對學習方式的效果領悟,以及與相關學科的遷移情況等。它包括反映評估目標的多樣性,評估主題的多樣性以及多種評估方法。評價目標的多樣化意味著學生應注重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對歷史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評價,并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養成的評估。評估主體的多元化意味著應充分強調學生在評估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它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是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的結合;評估方法的多樣化,除了紙筆測驗外,還可以采用歷史習作、歷史調查、歷史制作、教師觀察等方法。通過多元化的歷史評價,為學生提供及時,有針對性的鼓勵,幫助和指導,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結束語:
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的歷史教學可以更好地適應教育的發展趨勢。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避免填鴨式教育,從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方向出發,讓他們積極,有興趣地學習歷史,培養有利于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齊健,趙亞夫.歷史教育價值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陳俊德.淺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