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濤
摘 要:體育游戲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使教師靈活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使他們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教師應在體育教學準備階段、課堂教學中、教學尾聲應用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充分發揮體育游戲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教學;體育游戲;課堂內容;教學水平;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5-0066-01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在體育教學問題上,新課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必須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身體鍛煉,進而保證其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又要推出更多科學有效的教學措施,在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今后體育教學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加快體育改革進程。但是,在實際體育教學中,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降低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給體育活動開展帶來嚴重影響。在教學中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本文對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闡述。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符合學生學習特點,還能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1.體育游戲符合學生學習特點,能豐富課堂內容
學生活潑好動,對一些新鮮的事物十分感興趣,他們的接受能力也很強。教師采用機械重復的訓練方式,學生會感到乏味甚至厭煩。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在教學方法上有所突破,進一步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采用游戲教學法就是一條捷徑。體育游戲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極大地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形式。
2.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教師靈活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運用體育游戲進行體育教學,對于體育教師而言,有一定的挑戰,但這也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好機會。在體育課堂中實施游戲教學法,不是為了娛樂,而是要將教學內容游戲化,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教師要根據各個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游戲情節,同時還需要考慮游戲所需要的場地、道具、人數等。這對于教師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幫助的,只要教師認真對待每一節課的設計,認真實施教學,教學水平就會得到有效提升,從而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使學生形成健康生活理念
體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能,使學生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學生運動的興趣和愛好,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形成健康生活理念。把體育游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育興趣。同時,在體育游戲環節中,對游戲規則、角色以及過程的理解和參與,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在體育游戲中,教師可設置一定的角色,讓學生認識到游戲中的角色責任,通過游戲中的競技環節,培養學生互動與競爭意識,讓其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1.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準備階段的應用
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要適時將體育游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達到提高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目的。同時,體育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教學要求,向學生傳授有關運動項目及運動器材知識,增加學生對體育項目的了解。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跳繩比賽,賽前詳細講解跳繩器材相關知識和比賽時應注意的事項,并由學生制定比賽規則,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體育教學中,游戲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明確自身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體育成績和體育教學質量。例如,在開展“接力賽跑”教學時,教師可先采取創設情境方式對“接力賽跑”內容進行講授,進而激發學生對“接力賽跑”的好奇心與實踐欲望。然后,教師對運動動作進行講解,并要求全體同學共同進行動作練習,以保證每位同學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保證教學質量。
3.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尾聲的應用
課堂尾聲游戲教學是對整節教學、學習進行檢查總結的一種方法。例如,在“馬步架打”教學課堂尾聲時段,教師可請同學上臺和教師一起進行展示。這樣既讓學生鞏固了理論知識,又讓學生鞏固了“馬步架打”動作要領,同時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主動融入到體育活動中。展示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獎勵及引導,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正確掌握動作要領。教師也可組織小組基本功展示比賽,進而增強學生合作競爭意識,提高其體育運動能力,培養其團隊精神。
體育游戲是保證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提高學生體育成績的有效措施。因此,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注重應用體育游戲,充分發揮體育游戲的作用,增強學生體育意識,鍛煉學生身體各項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李宏波.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黑河教育,2018(09).
[2]林以華.淺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03).
[3]茅佳俊.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應用價值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