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智
摘 要:在2016年召開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對進一步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提出了明確要求,最終要實現“一個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對此,提出四個問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
問題意識對于哲學社會科學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這對中國文藝理論工作者而言同樣如此。本文將充分論述習近平講話對文藝理論工作者的啟示。
關鍵詞:社會存在;意識形態;一元化;審美意識形態形式
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形態
習近平同志在談“第一個問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時,明確了哲學社會科學對于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哲學社會科學應當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發展,為“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兩個一百年”的實現作出貢獻。社會存在決定著社會意識形態,而社會意識形態又必須服務于社會存在。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苯y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將自己的思想價值觀念描繪為唯一正確的、普世的思想價值觀念,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每一個無產者的精神世界中去,強化著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思想奴役。哲學社會科學學、人文科學都應該脫離于剝削階級的異化目的,為無產者發聲吶喊,推動人類的解放。
馬克思主義理論初次運用在中國現實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上,是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的。太陽社和創造社率先提倡“普羅列塔利亞文學”。郭沫若在《孤鴻》中將文學分為“昨日的文藝”“今日的文藝”和“明日的文藝”,認為“今日的文藝,只在他能夠促進社會革命之實現上承認他有存在的可能?!被凇敖袢瘴乃嚒钡膬r值定位,郭沫若在《革命與文學》中系統地展現出了自己作為“徹底的馬克思主義的信徒”的文學觀:第一點是革命與文學的關系,“真正的文學永遠是革命的前驅,而革命的時期中總會有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出現”;第二點是革命文學的內涵,“無產階級的理想要望革命文學家點醒出來,無產階級的苦悶要望革命文學家寫實出來。要這樣才是我們現在所要求的真正的革命文學”文學在動蕩的社會時代里應當肩負起它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決定了無產階級革命文藝的誕生。這一點無論是哲學社會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是必須回應并服務于時代、社會的需求的。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理,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以及人文學科都應該更加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就是要為分析、解決這個主要矛盾而作出貢獻。
二、社會意識形態的一元化
習近平同志談及第二個問題則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因此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它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就在于我們是否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將解放全人類和實現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作為崇高的目標,力圖在實踐行動上改變世界,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積極影響。因此,“在我國,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最終也不能發揮應有作用。”事實上中國社會的發展自始至終都是需一元化的發展方向的。
《莊子·天下》“天下大亂,圣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同時,在《論語》中孔子也常常將自己的“仁”視為“天道”、“天命”,從某種角度看,所謂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實際上諸子要爭取的是話語霸權,即將自己的觀念上升為一元化的意識形態。
學者王曉明認為,在中國20世紀文學史上,“文學應該有中心”的觀念一直根深蒂固,影響深遠?!拔膶W中心論”的重要意義在于揭示了“五四”多元文化傳統向戰爭文化傳統轉變的內在原因。學者洪子誠認為,“五四時期并非文學百花園的實現,而是走向‘一體化的起點”,“‘左翼文學在四五十年代之交的社會政治轉折中,成為中國大陸唯一的文學,文學‘一體化目標得以實現?!?/p>
上述研究成果在某種“默契”下構建了一個事實,中國從古至今一直追求著意識形態的一元化,我們可以稱之為“道”,而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所說的“道”就是馬克思主義、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以說,在今天中國社會意識形態必須仍然保持著一元化的發展方向。同時,習近平同志在談及第三個問題時,明確指出“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包括世界所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取得的積極成果,這可以成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有益滋養?!?/p>
哲學社會科學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兩個更為具體的要求,即“核心要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薄白罱K要落實到怎么用上來。”這兩個堅持對于文藝理論工作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啟示性作用。
“為什么人的問題”在毛主席同志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也出現過,文藝理論工作者到底是在為什么人服務?這關系到了文藝的性質和發展方向?!懊珴蓶|明確地提出:‘我們的文學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痹谛聲r代里,文藝工作者們“只有聯系群眾,表現群眾,把自己當做群眾的忠實的代言人,他們的工作才有意義。”
三、審美意識形態形式的發展
習近平同志談及的最后兩個問題分別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和“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實際上這是由如何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所引發的。文藝理論工作者也是同樣要大力建構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學科建設,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
領導。
習近平同志提出“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哲學社會科學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同志就明確了宗旨,“研究文藝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關系,求得革命文藝的正確發展,求得革命文藝隊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協助,借以打倒我們民族的敵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笨梢?,哲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都是我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都要背負起社會責任,文藝理論工作者尤其要有這樣的意識和覺悟。
習近平關于第四個問題中有兩點對于文藝理論工作者如何最終落實馬克思主義有很好的指導性作用。
首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方針?!绷暯酵竞芎玫乩^承了毛澤東同志的雙百方針,“用各種創作方法創作出來豐富多彩的作品,它們的競賽,有利于藝術的繁榮。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創作方法,禁止另一種創作方法,會有害于藝術的發展”。習近平同志的這種看法實際上對于我們文藝理論工作者而言,同樣也要繼承毛澤東同志正確的觀點,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辦法就在于“團結-批評-團結”。最后,“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必須解決好學風問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同志基于當時的問題,認為文藝工作者自我的思想改造,當以魯迅為榜樣,“知識分子要和群眾結合,要為群眾服務……這些要求是能夠達到的?!痹诮裉欤乃嚬ぷ髡咄瑯右@樣要求自己,“要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嚴肅對待學術研究的社會效果,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以深厚的學識修養贏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領風氣,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
習近平同志認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當“發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作用,要注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边@對于文藝理論工作者而言尤為重要,任何一門科學都應該在國內外建立起自己強有力的話語體系,使得正確的觀點能在國內外能宣揚開來。學者李斌做主題為《謠言與真相——紀念與重新認識郭沫若》的演講,再一次證明郭沫若自始至終就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所以說,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工作者時時刻刻都不能放棄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尤其是話語權的建設。
四、結語
綜而述之,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上的講話,對文藝理論工作者有重要的指導性作用。文學應當同樣肩負起社會責任,為推動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文藝工作者在從事其工作時,應當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中心地位,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文學的發展要靠文藝工作者在文藝陣地上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做好文藝的話語權建構。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和其他人文學科共同為馬克思主義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這始終都是上述學科中每一個工作者所應該貫徹執行下去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Z].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2.html.
[2]李斌.為什么有人要抹黑郭沫若?為什么?|第30期.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5457&page=0.
[3]陸貴山,周忠厚.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選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4]何畏.個人主義藝術的滅亡[J].創造月刊,1926-5-16.
[5]郭沫若.孤鴻[J]創造月刊,1926-4-16.
[6]郭沫若.革命與文學[J]創造月刊,1926-5-16.
[7]洪子誠.當代文學概說[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8]王曉明.一份雜志和一個“社團”——重識“五·四”文學傳統[J].上海文學,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