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藝
【摘 要】生活情境教學法是將小學數學中的相應的教學知識點進行有效的串聯,并且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構建以生活情境為主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有效分析,從而體現出以實際教學內容為主的數學教學方法有效性分析。將生活中遇到的數學知識點有效串聯,從而將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中遇到的數學知識點的相應問題有效地結合起來,促進基于社會生活為主的相應生活情境教育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以小學數學為例,通過建立生活情境教學法,促進小學數學學科的高效化發展。
【關鍵詞】 生活情境教學 小學數學 應用初探 有效性
由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狹窄,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且在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中,結合社會生活進行數學教學的方法較少,因此如何將小學的數學知識點有效地與社會生活相互關聯,成為當前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數學學習中,學生們容易產生相應的厭倦心理,甚至會出現放棄數學學習的現象發生,但是隨著有效的生活實踐及相應的教學理論的出現,現階段對于整體的數學知識的有效來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結合生活實踐過程,在以真實生活內容為基礎的教學中,逐步分析相應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理念,發揮數學教學的真實內容,并運用生活情境教學的方式加快整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進而實現整體性的數學教學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活情境教學法應用的教學實際意義
1. 啟發學生數學學習思維
數學思維的養成是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也是開發學生的心智及相應的邏輯能力的關鍵內容,進而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分析。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列舉生活中一些運用數學的事例,將會使小學生們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啟發他們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2. 使學生易掌握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點
小學數學教師主要負責引導學生構建良好的數學學習體系,進而對于知識的積累應提出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而促進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實現基于生活情境化教學為主的相應數學知識的有效學習。如何讓小學生更易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點,這是擺在數學教師面前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是實現教師教學內容有效性的關鍵。結合現有的知識體系,以基礎教學為主,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內容,從實踐基礎環節分析,將整個的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有效分析,從而建立有效的知識體系,并結合現有的知識內容進行分析,確保整體性的現實生活情境的變化與發展。
3. 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育教學工作者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及主要的發展趨向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其是結合有效的教學內容,從實際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出發,將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進行有效分析,以實現整體的教學內容的持續穩定發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應以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基礎,逐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加大對自身認知能力的提高,進而確保知識體系的有效建立。
二、將生活情境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措施
1. 讓情境源于生活,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的結合
對于新課程的改革內容,其十分強調相應的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并結合現有的知識體系,以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及邏輯能力為基礎,將學習材料與生活經驗內容相關聯,以實現數學學習內容的有效分析,進而確保整體性的數學思維的有效發展及規劃。學生們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應建立在相應的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基礎,構建有效的知識體系,將整體性的數學學習思維進行合理化創建,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多一些生活情境的創建,進而讓更多學生感受趣味教學。
2. 讓情境高于生活,提升數學教學水平
小學數學知識體系的建立需要結合生活情境化教學方法,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數學具有較大的邏輯性和系統性。確切地說,數學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和升華,對于學生特別是剛接觸數學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數學就變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在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相互關聯的現代,以實際的社會生活理念為基礎,構建有效的知識理論體系,建立合理化的創新能力,進而實現整體性的數學教學水平的發展及有效的擴展。以情境為基礎,將社會生活與實際的教學內容相聯系,從而實現整體性的教學水平的有效性的結合,進而實現對于數學教學內容的有效利用。
三、結論及展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其掌握有效的數學知識,從而構建有效的數學知識體系,以達到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善花.基于創新能力培養分析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優化策
略[J].中華少年,2017(29):282-283.
[2] 馬為顯.創設數學情境 優化課堂教學——例析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44-44.
[3] 何彩明.構建關注數學思想發展的高效靈活課堂——淺談小
學數學情境化教學實踐[J].新教師,2016(10):44-46.
[4] 祁思遠.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化教學實踐——以《我們認識的
數》教學設計為例[J].江西教育,2016(6):60-61.
[5] 周育儉.情境后必要的“去情境化”教學——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反思[J].長三角:教育,2010(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