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儀
摘要:本文針對我國旅游專業教育現狀進行剖析,通過明確旅游專業教育定位、革新教學方法、增強師資力量、加強校企間合作、整合院校資源等應對策略,以提高我國旅游專業教育質量,為市場輸送更多的旅游專業人才。
關鍵詞:旅游專業? ?師資力量? ?校企合作
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市場對于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漲。針對此類情況,很多院校紛紛設立旅游專業以契合市場發展需求,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教育問題。結合現階段問題采用相應策略進行應對,以期提升旅游專業教學效果,提高旅游專業人才的綜合素養。
一、我國旅游專業教育現狀
(一)定位不清晰
旅游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教育,其教育重點應放在實踐教育當中,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加學生在旅游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很多院校在進行旅游專業教學時更多的傾向于理論知識學習,缺少實踐機會,學生只有在實習階段才能將所學理論進行應用,造成學生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能力契合度較低,使院校培養的人才競爭力下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被淘汰。
(二)教學方法傳統
現階段我國旅游專業多采用“教師講述,學生記錄”的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學生教育。由于教學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上多以知識灌輸為主,學生在結束課堂學習時,學到更多的是抽象理論知識,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生在進行理論知識學習時會產生一些問題,但是教師直接跳過探索過程給出答案,學生缺少創新思維培養,造成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對旅游市場走向做出有效判斷,喪失良好的就業機會。
(三)師資力量不足
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各院校為了迎合市場發展增加了旅游專業,但在教師配置中,因為旅游專業是從歷史和地理學科中演變出的學科,所以造成任職教師并不全是旅游專業院校的畢業生,導致整體旅游專業教師素養水平較低,缺少創新能力,影響院校旅游專業的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有些院校注重理論知識研究,缺乏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抽象化的理論知識掌握較多,缺少實踐過程中的磨合,造成學生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下降;有些院校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忽略學生知識能力的學習,使學生做出的創新缺乏理論知識支撐,無法滿足旅游市場需求。
(四)校企合作較少
院校在進行旅游專業教學時,課程安排更多的是趨向于理論知識學習,給予學生實踐機會較少,大部分的實踐機會是在學生畢業前進入企業進行實習。院校雖然和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但是院校不了解合作企業所需人才培養方向,造成院校輸送的人才所掌握專業技能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企業需要重新培訓,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在培訓過程中,學生需要與企業工作環境磨合,如果學生無法適應企業工作環境選擇離開,則需要學生自行尋找其他企業進行實習,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企業,學生將沒有機會進行實踐學習,導致院校學生實踐能力較低,在旅游市場崗位選擇中處于被動。
(五)資源分配不均
就我國現階段設有旅游專業院校的分布來看,其狀態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對于旅游景區較多、規模較大的地區,院校旅游專業設置相對較多;對于旅游景區規模較小、景區較少的地區,院校旅游專業開設相對較少。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造成了地區旅游專業人才較少,限制了當地旅游業發展速度。對于起步較早的旅游專業院校,其教育資源和體系較為完善,就業機會較多;但起步較晚的院校,缺少教育資源和體系的支撐,使院校人才較難契合當地旅游業發展所需,造成綜合性人才數量較少,制約當地旅游業發展。
二、旅游專業教育應對策略分析
(一)明確旅游專業教育定位
明確旅游專業教育定位使院校在課程設置中能夠明確教育重心,以此提高院校學生在旅游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1]。例如,廣東省廣州某學校在進行旅游專業課程設置時,著重從思想培養、業務水平和應對能力三方面進行。思想培養課程設置的重心是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和職業道德。該校在平時課程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定期向學生演示從業人員的日常行為規范,在課程學習之后進行模擬情境練習,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內容表演,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該校利用校園網將近期發生的一些優良職業道德品質事件進行首頁置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素養;在業務水平課程設置中,該校采用不定期測試的方式進行隨機提問,督促學生學習,以提高學生的業務水平能力;在應對能力培養課程中,該校采用模擬情境的方法設置突發事件,隨機指派學生進行應對,通過多次模擬演練,使學生在面對此類突發事件時能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革新教學方法
革新教學方法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途徑之一[2]。院校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進行教學方法創新,以此提升旅游專業的教學質量。例如,廣東省廣州某校進行教學時,采用問題引領式和案例引入的方法進行課程教學。問題引領式教學方法是教師在進行教學前,針對課程內容進行問題設置,如提出了當地某景區旅游路線設計的問題,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當地景區內景點的考察,并且采用問卷調查等方式標記出旅游路線中的主要景點。學生在此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當中,以此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案例引入教學方法是教師收集實踐案例,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了解目前旅游行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讓學生進行對策研究,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使學生在畢業后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夠積極應對。除此之外,該校教師在案例收集時添加了旅游業最新熱點話題和行業知識展示,幫助學生了解最新的旅游業發展動向,明確自身學習和能力培養方向。
(三)增強師資力量
院校師資力量儲備是進行高質量旅游專業教學的基礎[3]。增強師資力量不僅可以推動旅游行業的良性發展,而且為市場輸送多元化專業人才提供了堅實保障。例如,廣東省廣州某校針對該校現階段情況采用建立專業人才引入機制、增加教師培訓和設立兼職崗位等方法擴充院校的師資力量儲備。該校投入資金建立專業人才引入機制,利用網絡面向全國招聘,從旅游企業或旅行社進行專業能力人才的引入,給予豐厚的報酬,以此提高旅游專業教育的師資力量;該院校對于現有旅游專業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增加現有教師的知識儲備,并制定考核制度,對于長期落后的教師給予職稱降級處罰,組織優秀教師進行院校間交流,提高院校教師的專業水平;在此階段運行過程中,該校設立兼職崗位,吸引當地旅游行業培訓教師進行學生課程教學,增加教師之間的交流機會,以提高學生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四)加強校企間合作
院校在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時,應明確企業所需人才能力方向,針對不同企業所需進行人才輸送,提高學生與企業之間的契合度,減少企業人員流失率。例如,廣東省廣州某校在與當地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后,根據合作企業人才需求方向面向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將專業學生進行分類,針對性進行能力培養。該校定期邀請合作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學生實踐教學指導,使學生提前了解實習企業所需完成的工作內容和能力要求,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該校與企業合作建立了實踐教學平臺,使學生提前適應企業工作環境,節省企業再次培訓的時間成本。在實習階段,學校委派教師作為領隊與學生一起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得到企業和學生的反饋,并將其整理匯總,在院校后續專業課程調整中,能夠更加契合企業所需,以此提高學生在旅游業市場選擇中的主動性。
(五)整合院校資源
整合院校資源能夠減少各地區院校之間的能力差距,使院校培養的人才能夠滿足當地旅游發展所需,推動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例如,廣東省廣州某校在院校資源整合過程中,主要從增加合作交流和增設高端人才培養兩方面進行。該校利用網絡邀請當地其他院校構建合作平臺,將教學資源進行共享,結合當地旅游業發展情況,進行特色課程設置,將其作為院校的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課程設置相應的學分獎勵,鼓勵更多的學生進行課程學習,減少學生畢業后在當地就業的障礙,以留住更多的人才來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該合作平臺在日常運作中可以進行教育過程中的問題探討,通過各院校代表的積極討論得出最優化解決方案,以幫助能力較弱院校旅游專業教育的快速發展。該校與全國優質院校進行合作,增設了旅游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將旅游專業進行細分,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能力進行專業的深入研究,以此增加旅游業高端人才數量,促進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明確旅游專業教育定位能夠提高院校學生在旅游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革新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師資力量可以推動旅游行業的良性發展,加強校企間合作可以提高學生在旅游業市場選擇中的主動性,整合院校資源能夠推動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針對我國旅游專業教育現狀采用相應解決對策,對于提升我國旅游人才培養質量和適用性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海榮,劉思源.AR現實技術在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05):201-204.
[2]張夏.提升高職旅游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建議[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8,(09):231.
[3]王克如.基于OBE的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潛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