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博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小學生的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除了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之外更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小學美術課程作為基礎學科之一,能夠共同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對小學美術課堂趣味化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明確趣味化教學的具體策略,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總體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
關鍵詞:小學美術;趣味化教學;有效應用
趣味化教學就是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覺的將教學內容與美術創作相結合,發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通過趣味課堂教學的培養,能夠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得到全面的增強,讓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在應用趣味化教學法的過程中,必須要激發學生對繪畫的內容,進行聯想和想象,而且也可以通過適當的觀察、實踐等方式來開展手工作業,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情感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通過趣味化教學,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藝術細胞,激發學生內心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還能獲得更多的快樂,度過一個充滿歡樂的童年。
一、加入游戲和音樂元素創設趣味化課堂
對大多數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活潑好動貪玩的年紀,所以在創造趣味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入手,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積極性。例如通過融入游戲和音樂的方式來提高課堂的活躍氣氛,讓學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培養學生審美意識[1]。
(一)音樂導入模式
音樂和美術作為最常見的藝術形式,不僅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情緒,而且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在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運用音樂進行導入的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想象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全面的增強。例如教師可以播放《小蜜蜂》的音樂,讓學生聽音樂來畫出自己內心想象的畫面,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的審美藝術得到有效增強。
(二)游戲導入模式
在美術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通過一個小游戲不僅能夠快速地及中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將自己的角色代入到美術課堂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水平[2]。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畫筆接力”的游戲,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選擇每組各一人查看教師所要求繪畫的圖案,然后由指派的學生進行第一筆的繪畫,接下來讓同學猜測繪畫的圖像并且完成整幅畫作,通過這樣的畫筆接力的游戲,可以極大的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美術課堂教學之中。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讓他們能夠進行快樂的溝通和交流更好的參與到美術課堂之中。
二、注重學生的直觀感受,讓學生體味繪畫的魅力
對許多小學生來說,許多的美術畫作都比較抽象,所以在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樣也就導致學生的審美能力無法有效提高,為此教師最主要的就是將抽象的審美理念轉變為直觀感受,讓小學生通過觸覺、聽覺、視覺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來感受到繪畫的魅力[3]。例如在講解《水果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自己喜愛的水果,并且帶到課堂上,讓學生對水果的形狀色彩等進行感受。盡管有些水果比較常見,而且學生也經常吃,但是很多學生也不會通過美術的角度對水果的形狀、顏色、結構等進行分析。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帶來的水果切開,然后擺成不同的組合圖案,讓學生進行觀察并且描繪,通過反復的練習,引導讓學生按照水果的形狀進行描繪,近距離的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在親身體會的過程中,讓學生享受美術繪畫的樂趣,加深對繪畫藝術的直觀感受。也能夠從小鼓勵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在生活中處處發現美。
三、強化教學工具的運用,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教學資源也在不斷增多,通過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充分的運用這些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不僅能夠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大幅度提升,而且還能夠增強整個課堂教學的活躍性。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通過動畫圖片音樂等直觀的傳達教師所想要表達的信息,讓整個課堂教學更加的靈活生動,而且也能夠增強學生美術審美的意識,增強課堂上的活躍氣氛。例如在開展美術欣賞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畫冊、掛圖、錄像、電子畫板或者其他的工具,讓學生欣賞到各種精美的畫作,并且還能夠對繪畫進行分解圖示。讓學生對畫作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4]。通過對教學工具的運用,不僅能夠增強課堂教學的新穎性,而且還能夠鼓勵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美術作品。通過在小學美術課堂運用教學工具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生動的感受藝術的魅力,讓學生的審美水平得到有效增強。
四、科學運用實地寫生,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所謂的實地寫生,就是要讓學生能夠親眼所見,親身所感,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藝術的感悟能力[5]。在開展實地寫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生的走到戶外去接觸了解自然,并且指導學生對自然的景觀進行繪畫。另外教師還應該去幫助學生通過看、聽、觸摸等方式,對真實的自然環境進行全面的了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領悟能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繪畫的魅力所在。
藝術本就來源于生活實踐,所以如果學生只知道學習而沒有生活經驗,那么也無法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通過在生活中尋找合適的素材來激發學生美術的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學生將美術與生活進行緊密的連接。例如在許多的農村小學自然環境比較好,所以可以充分的釋放兒童的天性,通過讓小學生玩泥巴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個性化創作。通過“彩泥卵石”的活動,引導學生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讓學生能夠將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最不起眼的石塊和泥巴精神結合塑造成形態各異、造型奇特的人物和動物,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提高。這樣親近自然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獲得課堂教學無法滿足的情感體驗。除了讓學生進行戶外實踐活動之外,還可以運用學生身邊最常見的物品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例如通過材質造型的方式讓學生在材質上將生活經驗和美術創作進行有機結合,將平面的紙板變化成立體的圖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的創意靈感得到全面增強。在鼓勵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時,還可以邀請家長與學生共同參與,不僅能夠增強體驗的豐富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而且也能夠強化親子關系,促進學生的健康
成長[6]。
實地寫生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化,讓學生在更加開放的環境下提高學習的效果,增強學習的質量,增強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實踐思維。
五、結論
在小學美術課堂開展趣味化教學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設計不同的趣味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活躍氣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幫助學生能夠對美術需要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楊萍.小學美術課堂開展趣味化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209.
[2]嚴春.以趣導學,因情生慧——談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內蒙古教育,2018(14):53-54.
[3]趙敏.讓學生在色彩的國度穿梭——淺析小學低段美術色彩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8(36):135-136.
[4]王茜.以評促學,以學致趣——論小學美術的多樣化課堂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8(06):146.
[5]劉希艷.解析游戲化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的開展途徑[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68-69.
[6]張敏芬.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