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秀益
【摘 要】 在農村小學中,班主任的地位和形象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小學生步入學校學習的引導者,班主任的角色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與意義。所以說,作為班主任需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對班級進行管理,需要在管理中運用一些對策與措施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培養初入校門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提供基礎保障。?
【關鍵詞】 農村小學 班主任 班級管理 小學生
農村小學教育在國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強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對提高農村小學教育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教師應以身作則,搞好班級管理工作
教師應該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教師每日都會跟學生見面,為此,自己的外在形象應該時刻注意,衣著應該得體,對待小學生要做到態度和藹。教師也要做好小學生之表率,在使用語言方面要得體。教師所講出來的每一句話都要尊重小學生,一言一行均要符合小學生之認知水平以及可接受之能力。一般建議,教師的言語要貼近生活,盡量趣味化以及生活化。要重視實踐活動教育,教師要在一些實踐活動中,跟小學生一起參與勞動,尤其是完成一些大型實踐活動,比如,一起參加植樹節,歡度六一兒童節等。教師與小學生一起完成這些集體活動,則可以在活動中建立友誼,同時教師的一言一行會感染每一位小學生。這種在實踐活動中的指導或引導,可以說是一種“春風化雨”的教育,對于小學生的生活管理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很好的帶頭作用。比如,從學校大掃除這個實踐活動來說,學校的灰塵可能比較多,大掃除的任務比較重,許多小學生怕苦怕累,參與度不高。教師應該帶頭,親自上陣,積極帶領小學生展開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同時向小學生宣傳“勞動光榮”之精神,帶領小學生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二、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強化思想教育
在農村小學管理中,小學生家長是教師管理小學生的堅強后盾,小學生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這就要求農村小學教師應該強化與小學生家長加強溝通與交流,指導家長跟小學生做好家庭教育,讓小學生的家長弄清楚該如何對小學生做好家庭教育,盡量傳授給小學生更多的家庭教育方式。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力提高,許多農村家庭也安裝了電話或配了手機,這為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為此,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現代溝通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跟學生家長加強電話溝通,與家長探索教育小學生的方式。這樣教師與家長聯手,共同為小學生教育管理而努力,則有益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多渠道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教育
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是不能忽視的,教師應該多渠道、多角度地做好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比如,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在班會上開展“誠實是金”、“考試要誠信”、“做個誠實的孩子”等主題班會活動,從而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教育。同時,可以開展座談會、舉辦辯論賽等一系列活動,加強小學生的思想教育。
四、善于批評和表揚學生
小學生一旦犯錯,教師應該注意分寸,要注意批評方式,把握好度,給學生改錯的機會,“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我們學校里,有一位學生家庭環境不太好,父親與母親離異,他從小就跟一位年歲已高的老奶奶住在一起。這位小學生的性格非常孤僻,他的言語表達能力比較差,經常跟班里的同學一起打架鬧事。為此,我經常跟他的奶奶進行交流,跟他奶奶一起做好這位小學生的心理工作和家庭教育,幫助他樹立自信,對于他所犯的錯誤及時給予糾正,并對他講授做人的道理以及應該與其他學生和睦相處的道理。
五、農村小學校長要有一定的領導藝術和人格魅力
農村教師隊伍目前參差不齊,作為農村小學的一名校長,假如沒有具備一定的學校管理能力以及學校領導的藝術,則是難以做到“政令暢通”,很難抓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也難以發揮出農村小學教師隊伍之積極性。第一,農村小學校長必須要具備一整套的、與時俱進的、符合現代辦學理念的小學班級管理機制及體制。唯有如此,才可以運用“制度化”來替代“人情化”,才能帶領廣大教師努力工作,一起管理好學生。可以說,這也是保障農村小學教學與管理工作正常進行之前提;第二,農村小學校長要具備一定的人格魅力,這也是構建和諧校長跟教師之間關系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校長要注意懂得如何去賞識、尊重與幫助每一個農村小學教師,把學校真正營造成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這也是農村小學教師信服你及安心工作之重要前提;第三,要確立“為學生服務、為教育服務”的工作方針,積極努力地為農村小學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日常生活條件,重視及注意教師隊伍的培養與提高。校長要多創造一些有利的條件,積極鼓勵農村小學教師參加在崗培訓與學習,鼓勵農村小學教師在一起工作中互相指導、互相交流,從而努力提升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農村小學教育方法。
總之,班主任對班集體的管理對于農村小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該是和藹可親的、責任心非常強的、對學生非常了解的、對學生的要求能夠時刻關心的教師。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生在學習生涯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全面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丁娟.淺談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1(S1):129.
[2] 方亮,劉銀.農村小學“撤點并校”的成效與困境分析[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