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堂,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途徑之一,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提高學生數學成績,讓學生全面發展。數學課堂,不是簡單的教學生數學知識,而是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在以后的生活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更加熟練。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方面發展,同時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教師在教學時,要將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激發,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與教學方法結合,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形成發展性教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發展性教學;數學課堂
發展性教學,是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實質性的提高,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考慮的不是學生的數學成績及數學基礎如何,而要考慮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數學思維能力達沒達到要求。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考慮的都是學生的數學成績,而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綜合素質卻被教師忽略,綜合素質是學生全方面發展的關鍵,而發展性教學是根據現代教育改革的規定而制作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將這件事完成,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的背景下,學生的數學成績及數學邏輯思維也會大幅度提升,以達到教學要求,提高課堂質量。
一、 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創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沒有學習興趣,那還談什么教學方法,談什么提高學生成績,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更不能談發展性教學,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事物的一些小創作。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本性是愛玩,對學習數學不會有太大的興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愛好來制定教學方法,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愛玩的特性,那就讓學生玩,讓學生做一些小發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創作,這樣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而制作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時,以引導學生創作為主,以達到發展性教學的目標。
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學應用題時,數學應用題是數學題中比較難的類型,是學生的短板,很多學生做題時遇見應用題,看都不會看題目,學生心里的想法是反正都不會做,看它干嘛,這樣一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就逐漸降低。所以,教師在講解數學應用題時,要引導學生將應用題想成自己的小發明,比如說,自己要改裝一個零件,材料什么的全部準備完畢,但不知道要多少量的材料才能將這個零件改裝完畢,這時,就需要學生動手算材料的多少,當學生算出來之后就可以知道材料的多少,并能將零件改裝完,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將應用題與自己改裝的零件結合,把題目與自己的小發明結合在一起,就能輕松的解決該題目。教師引導學生創作,是把困難的知識點創新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二、 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多媒體技術教學,是根據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而制作的新型教學模式,是一種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因為多媒體技術教學是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其中,教學方法不再是以前單一的教學模式,打破以前枯燥的課堂,其二就是多媒體技術教學,能在課堂中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多媒體技術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數學思維,教師都知道,數學知識點都是很抽象的知識,不像其他科目一樣,背背就好,數學知識點要真正理解才能掌握,學生想要真正的學好數學,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能做的就是用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正方體和長方體時,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知識點對于小學生來說,知識點很抽象,學生學習正方體和長方體需要豐富的想象空間,不然很難將該知識點掌握。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有目的性的教學,把多媒體與數學課堂結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突破,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展開圖放映給學生觀察,在展示過程中,提出幾個問題,如正方體和長方體各有幾個面,它們相對的面有什么關系等等,讓學生自己探究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特征:都有六個面,且每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完全一樣,從而引導學生歸納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這樣學生不容易把知識點混淆,這樣既提高教學質量,也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情境創設,激發學生想象空間
數學是最抽象最難掌握的一門科目,學生學習時很困難,不知道從哪下手,而教師也是如此,教師在教學時也不知道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適合學生學習。教師需要讓學生全面發展,就要在課堂中出現發展性的教學模式,所謂發展性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把知識點所涉及的畫面在自己腦海中呈現出來,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想象力,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情境創設,是激發學生想象空間的重要途徑,是一種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學需要,數學課堂中發展性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途徑,讓學生全面發展,以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應用題時,要引導學生對該題所涉及的條件在腦海中構建出來,比如,有這么一道題,小明去超市買東西,一共有五十元錢,蘋果每千克五元,梨子每千克六元五角,小明要買五千克蘋果和三千克梨子,問小明一共要花多少錢才能買到,同時,還問小明帶的錢夠不夠他要買的東西,如果不夠,那么還差多少,這是數學應用題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類型的題目,學生在做這樣的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該題進行情境創設,假如你就是小明,現在是你要去買東西,首先你要考慮的問題是錢夠不夠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數學課堂中發展性教學的要求。
四、 結語
數學課堂中發展性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制作的教學方法。該種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求知欲,對數學知識的渴望,同時,教師要把多媒體技術與教學方法相結合,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教師在教學時,要激發學生想象空間,以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來引起學生想象力,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趙寧春.小學數學創新教育之合作學習[J].林區教學,2016(12).
作者簡介:
余明章,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山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