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數學學科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在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教育教學中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高中,教師為了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會開設專門的解題課程,這是為了讓學生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形成好的解題習慣,以便應對考試。但是新課改中提出,在課堂教學中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數學素養作為核心素養集成要素之一,數學素養的體現就是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本文針對高中數學解題課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課程;數學思想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9-003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023
我國的校園教學一直以來都處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所以數學課程的教學重點都是圍繞著考試范圍內的課本知識進行的,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教師通常都會給學生進行專門的解題課程的講解,讓學生進行專門的題目練習。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解題練習后發現學生對于性質不變、數據有所改變的題目并不能很好的解決,這是學生缺乏數學思想方法的表現,那么教師就要在高中數學解題課中傳授和指導學生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在以后的數學解題中有足夠的思想和思維去解決各種數學問題。
(一)技巧教學大于思維教學
目前,許多教師普遍注重傳授學生解題的技巧,因為當學生掌握了解題的技巧,那么遇到同類型的題目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技巧進行解答。但是這種技巧性教學方式也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對于同一類型題目的解答技巧掌握了,卻無法解答其他類型的題目。所以教師就要針對不同的題型給學生傳授不同的技巧,但是當學生遇到更多類型的題目時,仍然顯出束手無策。這就將高中數學解題課程教學方式的側重點偏差體現出來了,教師對于解題技巧的教學大于培養學生建立數學思維的教學。
(二)學生善于解題,不善于思考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解題技能的訓練是多方面的,促使學生善于解題,卻不善于思考。這看似無關緊要,但是當學生在考試中遇到比較另類的題目時,學生就失去所學的技巧優勢,無法進行科學的思考和解答。由此可見,在高考中總有一些平常數學解題課程完成得很好,但是高考失利的學生,這些學生普遍會提出的一點就是某題和某題沒有見過、沒有答過之類的話題。這就是目前學生善于解題,而不善于思考問題的原因所致。
(一)在高中數學解題課中注重學生思維教學
新的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了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同的學科可以給學生帶去不同的素養建設。就數學學科來說,它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數學解題課程中,教師要為學生設立良好的邏輯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等等。這些思維方式的學習不單單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考試或者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而是要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在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解決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難題。數學的解題思維教學包括傳授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方式、對于不了解題目的分析方式、遇到難題尋找解題切入點等等。這些思維方式如果能夠傳授給學生,那么無論是在考試中遇到難題還是在其他事情上遇到無法簡單解決的問題時,學生都可以調動自己的思維尋找切入點,對問題理性分析,進而解決問題。
(二)引導學生在解題中善于思考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每一位教師都要有非常高的專業素養,但是無論教師的素質有多高、使用的教學方法有多么的先進,學生自己的努力是學好數學知識的基本條件。在高中數學解題課程中,學生埋頭解題是常態,但是這種常態導致學生善于解題卻不善于思考問題。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促使學生將自己所學知識串聯起來,去解決面前的難題。思考是學生主動構建的過程,而不是教師教學的過程,學生通常在拿到題目的時候都是了解題目后就列出各種方程式后進行一步一步的推理計算,他們使用的方式方法都是教師在課上傳授的,但是他們沒有認識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解題方式,有沒有更加快捷方便的計算步驟。這是學生缺乏創新意識的體現,但是與教師也有一些關系。身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在解題中進行思考和創新,思考的重要性勝于解題的重要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同樣適用在高中數學解題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授給學生解題的技巧千千萬,考試中出的題目也永遠會比千千萬的技巧多一種,所以教師不如將數學思想方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遇到任何類型的題目時都能夠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做過很多題目所得的經驗以及理性的分析和尋找突破點來解決問題。不只是數學題目,就是未來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任何的難題,都可以通過理性思維進行很好的解決。這才是數學解題課程中應該帶給學生的知識重點,才是新課改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中心。
參考文獻:
[1]崔錦,孔德宏.《排序不等式》教學設計[J].中學教學參考,2017(2).
[2]張利橙,劉云,崔錦,等.問中求思,思中獲知——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學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3).
[3]劉虹,崔錦.理解運動變化本質 滲透模型求解思想[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7(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張新新(1991.3— ),女,漢族,河北任縣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