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林 周君華 馬偉濠
摘? 要: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諸城市小學新興運動項目課程化改造現狀進行實證研究,通過調查結果進行利弊分析,認為新興運動項目課程化改造是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現實訴求和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從而提出諸城市小學新興運動項目課程化改造的發展方向及對策。旨在為諸城市小學的體育教學改革及教學實踐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新興運動項目? 課程化改造?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118-02
1? 諸城市小學新興運動項目的開設現狀
1.1 小學生及教師對新興運動項目的認知現狀
1.1.1 小學生對新興運動項目的認知現狀
小學生對學校開展新興體育項目的認知是對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的認識、態度、價值觀和心理趨向等幾方面的情況。小學生對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的概念理解尚存不足,學生對單一課程認知情況遠遠大于“新興體育運動項目”這一名詞的認知。通過調查了解到大部分小學生還是有意愿開展網球、健美操、游泳、街舞、瑜伽、體育舞蹈等新興體育項目,感覺沒有必要開展的學生只是占到少數。
1.1.2 教師對新興運動項目的認知現狀
新興運動進小學課堂是必然的趨勢,通過對諸城市城區6所小學的體育教師調查得出,絕大多數的體育教師是支持的,但是在不同年齡段的體育教師觀點有所差異。他們普遍認為未來的校園體育,新興運動必然是教學的重點,符合當下青少年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有很強的意愿從事新興運動教學。
1.2 新興運動項目課程開設現狀
1.2.1 新興運動項目課程的種類
通過調查發現,諸城市小學體育課程內容中新興運動項目的主要有:競技類,包括輪滑、兒童網球、健美操、體育舞蹈、跆拳道等;技術技能類,包括野外生存、定向運動、自行車等;民族風類,包括風箏、民間舞蹈等;時尚休閑類,包括形體、瑜伽、啦啦操等。
1.2.2 新興運動項目的教學模式
新興體育運動的教學方式除了行之有效的新興體育運動傳統教學方式外,要根據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的自身特點,有針對性的、有目的性進行教學,使教學產生積極的效應。根據調查發現,目前諸城市小學開設新興運動項目的教學模式主要有:游戲教學法、娛樂教學法、競技教學法、聯合教學法等。
2? 諸城市小學新興運動項目課程化改造的利弊分析
2.1 新興運動項目在諸城市小學開設的優勢分析
2.1.1 “新時代”學校體育的發展
我國正處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和體育鍛煉。少年和兒童作為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成長備受關注。新興運動項目改造是我國學校體育的重要內容,是學校體育課程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落實中央有關政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
2.1.2 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模式轉變
從調查結果看,原來的單一的普通體育課模式逐步向“三自主”教學模式轉變,這種開放式教學模式為新興體育項目開發和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2]。
2.1.3 新興運動項目的認可度較高
目前,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校外的興趣班開設的興趣學習種類也越來越多,例如:體育舞蹈、輪滑等。這些新興運動項目逐漸被學生、學生家長、教師所接受,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設新興運動項目課程,必然會得到學生、家長、教師們的大力支持[3]。
2.2 新興運動項目在諸城市小學開設的劣勢分析
2.2.1 新興運動項目的內憂外患雙重困境
從學校體育教學層面上來看,新興運動項目不僅有內憂,即新興運動項目本身的特點,是否適合在小學體育課的實施中開展、如何開展等問題,這是一個新的領域,需要逐步進行探索和考證;新興運動項目還有外患,即來自傳統體育項目的排擠,傳統體育項目根深蒂固,導致新興運動項目很難融入到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中[4]。
2.2.2 新興運動項目相關教師資源不足
任何一項新運動走進課堂,都需要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實踐才能形成嫻熟的教學方法,期間遇到的困難時不可避免的,就師資力量來講目前國內高校體育專業的開展新興運動教學的并不是很多,主要還集中在傳統競技大項中,目前的新興運動教師嚴重不足,基本都需要通過培訓來學習新興運動項目[5]。
2.2.3 新興運動項目相關場地設施資源不足
參加體育運動則需要提供場地及設施支持,新興運動項目也是如此,即便某些項目如體育舞蹈、輪滑等,可以在原有場地設施的基礎上,進行稍微改造,就可為其提供合理的場地設施,但對于大多數新興運動項目來說,需要建設新的運動場地和引進新設施。這部分經費問題,學校場地資源問題迎接而來。
3? 諸城市小學開設新興運動項目課程的對策分析
3.1 進一步改善體育教學環境
體育教學環境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體育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前提。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可以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以及教學環境的變化,不斷能動地對教學環境加以必要的控制,朝著有利于教學活動進行的方向發展。
3.2 加大對場地設施的經費投入
在調查中發現,體育經費短缺是阻礙體育教學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體育設施破舊、器材損壞等現象嚴重。隨著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作為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其嚴重性并加大對體育經費的預算和投入。
3.3 鼓勵教師接受并學習新興運動項目
目前小學體育教師以年輕教師為主,在新興運動走向校園時,必須通過培訓學習來提高教師業務和管理水平,或者與體育及教育管理部口通過合作引進專業技能高的教練員輔助校園新興運動的建設。
3.4 開展多樣化新興運動項目競賽
組織多樣化的新興運動趣味競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認識新興運動到熱愛新興運動,并且逐漸代替傳統的運動項目。新興運動項目競賽也可以彰顯校園文化,目前提倡的堅定文化自信,承載著中國夢的重任。
4? 結語
諸城市小學新興運動項目體育課程現狀不容樂觀,其中表現出接受新鮮事物能力有限,開設新興運動項目的劣勢因素的影響和資源不足的阻礙,但可以通過對策等進行調整,使新興運動項目課程化改造有所突破。
參考文獻
[1] 錢梅.高校新興體育課程的開發利用研究——以武漢市為例[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7.
[2] 周君華.不同年齡人群鍛煉行為改變的調節變量探究——基于對HAPA與TPB整合模型的測評[J].體育科學,2014,32(10):21-28.
[3] 鄒炳彥,靳小雨.論公信力視域下的體育賽場秩序[J].體育文化導刊,2018(1):160-164.
[4] 周君華,于軍.農村體育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融合發展[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24(3):15-17.
[5] 鄒炳彥,靳小雨.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就業綜合競爭力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2):25-29.